![]() |
|
|||
圖為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立勇來到法制日報社法制網直播廳,與網友在線交流,征求對法院工作的意見。
本報記者王建軍攝
本報記者鄧紅陽
三級法院院長大接訪、社會法庭、人民陪審團……只要在搜索引擎上輸入這些字眼,就會彈出成千上萬個與『河南法院』、『張立勇』有關的網頁。
3月10日,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立勇代表在接受法制網訪談時說:『與其說河南法院的探索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不如說全省法院的公開透明倒逼法官責任心大大增強,進一步提昇了司法公信力。』
公開透明能使法官耳聰目明
『公開透明對法院來說,就是一種監督,不僅能使法官「耳聰目明」,而且能夠使法院及時發現問題,糾正錯誤,改進作風。』針對網友關心的『如何提昇司法公信力』問題,張立勇說。
張立勇認為,造成司法公信力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法院自身而言,司法不公開,案件不公正,是造成司法公信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他舉例說,『趙作海錯案』、『天價過路費案』等案件一開始被媒體披露後,炒作的都是老百姓對司法公信力提出的質疑。河南法院沒有回避這些問題,而是第一時間通過新聞發布會等形式公開進行回應,不僅彰顯了河南法院有錯必究的勇氣,還大大提昇了法院的形象。
『近幾年,河南法院在探索提昇司法公信力的有效途徑上,始終堅持通過司法公開促進司法公正。可以說,司法的公開透明,增進了群眾對司法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司法的公信力自然就在人民群眾心中有了位置。』張立勇如數家珍地說,2008年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帶頭在全省法院推行裁判文書上網;2010年下半年開始推行庭審視頻網絡直播,實行審判過程的公開;開闢《網評法院》,把全省法院的審判工作和法官的審判活動全部置於監督之下。
法院不能關起門來辦案
『我和普通老百姓一樣,每天都能從報紙、網絡等媒體上發現熱點問題。比如,「瘦肉精」、「地溝油」等案件出現後,老百姓的反應都很強烈。案件進入審判環節後,老百姓更加關注。這充分說明,人民群眾對法院充滿了期待。』針對社會各界關注的涉民案件,張立勇感慨地說。
『審理與老百姓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案件,法院就要充分聽取民意,決不能關起門來辦案。』張立勇舉例說,去年,針對違法生產、濫用『瘦肉精』的系列案件,河南法院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法律適用關,首次對沒有直接造成人員傷亡的食品安全犯罪施以重刑,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分別判處劉襄、奚中傑兩名主犯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和無期徒刑,共審理『瘦肉精』案件及相關玩忽職守、濫用職權案件58件,判處犯罪分子113人,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張立勇說,目前,全省法院上網裁判文書達28萬餘份,網絡直播案件1.57萬餘件,回復、辦結網民訴求2.22萬餘條,均居全國法院之首。
張立勇表示,下一步,河南法院要使司法公開和民意溝通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同時通過整合網絡資源,建設全省法院政務網站群,在網站上開設案件信息查詢、執行信息查詢、拍賣公告查詢和網絡評法院、代表委員監督、律師建言、監督舉報等群眾關注的欄目,加大網站的服務功能,做到能公開的就公開,能在網上為群眾辦理的事情就在網上辦理。
老百姓對司法公正看得見
『就司法工作而言,沒有公開,就沒有公正可言。其實,老百姓通過與法官的接觸,就能對法院工作有個感性認識,換一句話說,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是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張立勇認為,司法作風、審判質量等既是老百姓看得到的『司法公正』,更是法官素養的集中體現。
張立勇說,在外部監督方面,河南法院形成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法院工作監督員以及社會法官、人民陪審團成員為主的監督網絡,遍及全省。除了他們主動對法院工作進行監督外,自2008年以來,全省法院先後邀請1.1萬餘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旁聽庭審、參與聽證、評查案件,組織近千名監督員以明查暗訪形式對法院工作進行監督。『在加強內部監督上,主要是著力糾正廣大乾警在司法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張立勇比喻說,主要是針對乾警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下了『五劑藥』。
一是針對優越感和驕橫問題,組織暗訪組對全省法院進行暗訪,對呵斥群眾、推搡當事人的35名乾警給予嚴肅查處。
二是針對冷漠問題,開展『群眾觀點大討論』,解決『門難進、臉難看』的問題。目前,全省711個人民法庭全都公開法官工作動態,記錄群眾訴求留言,讓群眾少跑一次路,少等一分鍾。
三是針對懈怠問題,責令整改超審限案件1678件、執行不力案件932件,對瑕疵案件實行『一案雙查』,在追究主審法官責任的同時,追究主管領導把關不嚴、失職失察之責。
四是針對私情問題,嚴禁法院內部人員利用職務影響和同事關系插手、過問他人辦理案件,實行法官任職回避,將配偶、子女從事律師職業的26名一線法官調離審判執行崗位。
五是針對貪腐問題,對3655名法官『上任前』、『辦案前』進行廉政教育,建立違法違紀線索查糾制度。
在訪談結束前,張立勇滿懷信心地說:『河南法院在司法公開方面所作的探索與實踐表明,全省法院院容院貌、工作紀律、審判作風明顯改善,廣大乾警精神飽滿、團結拼搏、忘我工作,審判質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持續提昇。』
本報北京3月11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