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聞背景
據美國媒體近日報道,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近地天體觀測項目負責人唐納德-姚曼斯稱,直徑在140米左右的近地小行星『2011 AG5』有可能於2040年2月5日與地球相撞,概率為1/625。雖然它的體型不大,但是一旦與地球發生碰撞,帶來的破壞力將是巨大的。
小行星撞地球歷史上確曾發生
在2012年1月27日,曾有一顆公共汽車大小的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距離地球最近時只有6萬千米。這顆名為『2012 BX34』的小行星位列20顆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之首。盡管它沒有對地球造成威脅,但再次向地球人敲響了警鍾,要加速研究如何防止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方法和技術了,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是世界上四大突發巨大災難之一,早晚有一天會發生。
歷史上可能曾發生過多次小行星撞地球的事件。例如,恐龍可能是在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後的幾周內全部死亡的。2002年6月6日,一顆直徑約10米的小行星墜入地中海,它在大氣層中引爆燃燒時釋放出的能量大約相當於2.6萬噸三硝基甲苯(黃色炸藥),與中型核武器爆炸釋放的能量相當。2008年,一顆直徑只有幾米的小行星墜落到了蘇丹,碎片散落到了努比亞沙漠。1994年7月16日至22日,一顆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的彗星與木星迎頭相撞,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直接觀測到的天體相撞。
直徑大於1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能量相當於幾百倍全地球核武庫的核彈爆炸的能量。它撞擊地球後會誘發地球氣候、生態與環境的劇烈災變,導致地球上許多物種的滅絕。地球在歷史上遭受過頻繁的小行星撞擊,地球表面殘存的100多個大型撞擊坑就是證據。
據天文學家研究認為,直徑大於1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為每10萬年1次。而直徑接近10米的天體撞上地球的概率僅為每3000年一次。一些科學家認為,小行星撞地球的風險被嚴重低估了。科學家估計,即使是一顆直徑僅200米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就足以毀滅地球上的一個國家。
世界多國積極監測近地小行星
小行星撞擊地球可使人類遭受滅頂之災。所以,許多國家都在積極監測近地小行星。
根據美國國會1998年的一項決議,美國航空航天局實施名為『太空衛士』的計劃,力求定位地球周邊90%以上直徑不小於1千米小行星的運行軌道,並確認哪些小行星可能會對地球造成威脅。『太空衛士』計劃已經完成,地球周邊約有1000顆符合上述條件的小行星,其中93%已被定位。
美國目前主要用PS1天文望遠鏡負責監視地球附近直徑300米到1千米的小行星。該天文望遠鏡每隔30秒就會對36個月球大小的天空范圍拍攝一張1400兆像素的照片,每天夜裡收集的數據足以裝滿1000張DVD,而每張照片都可以打印成一張足以覆蓋半個籃球場的300-dpi圖片。2009年,美國發射了『廣域紅外探測器』(WISE)空間望遠鏡,用於搜尋宇宙中尚未被發現的天體,其中包括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的小行星和彗星。
2001年,英國成立了專門研究近地小行星和彗星等天體與地球相撞幾率的研究中心,以便為公眾提供准確客觀的信息。該中心的任務包括:提供近地天體的數量和位置的資訊,評估它們撞上地球、造成災害的幾率等。
據美國今日航天網2011年10月18日透露,日本已經對公眾發布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陽系小行星數據庫,數量超過50萬顆。這些數據由2006年發射的『光』衛星獲取,其中5120顆小行星的體積數據較為准確。
我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有一臺專門用於搜索近地小行星殺手的天體探測望遠鏡,其觀測能力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五。天文臺專家借著這雙『慧眼』,已經發現了近800顆小行星並且獲得了國際臨時編號。據中國權威專家說,假若能夠在一年前發現有可能與地球相撞的小行星,就能夠及時采取措施,摧毀它或改變其運行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