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兩週的旅程,登臨南極大陸,看海鯨噴水、雙層彩虹,長城站偶遇“知音”……昨天,參與“南極極地領袖力項目”的天津師大學子王功結束旅程順利返津,記者在第一時間採訪並聽他講述了這段難忘的旅程。
“南極這個時候真的不冷。”儘管做了最充分的禦寒準備,但南極卻選擇用最好的天氣迎接這羣探訪的青年。3月4日,王功和團隊成員坐船抵達位於南極大陸西南的南極半島,在隨後六天的時間裏,他們每天都登陸開展一系列的考察、體驗和學習活動,而這段時間,南極每天的平均氣溫是零下四五攝氏度,“忙起來的時候甚至不用戴手套。”
在南極的時光中,王功領略了許多或許這輩子都不會再見到的美妙場景,甚至能分辨出兩種不同類型的企鵝。此次考察,晚上都要在船上過夜,不過團隊特意安排了一夜露營,這也是王功印象最深的。他和同組的9名成員一起動手,在積雪處挖了一個1米深、用來睡覺的大坑,並在三面築起了防風的雪牆,“有的成員還把雪牆砌成電視的形狀,將考察用的頭燈投射在上面,並挖出一個‘會議桌’,用紅外線做蠟燭,成員們一起圍坐看‘電視大屏幕’,那種感覺太奇妙了。”晚上9點,九個人將睡袋一字排開,鑽進睡袋裏開始體驗露營,王功很快就進入了夢鄉,“可是睡到半夜,我忽然感覺帽子溼了,才發現下雨了,只好把衝鋒衣塞在睡袋上面遮雨。天啊,南極竟然還會下雨!”
在長城站參觀的時候,王功遇到了駐站的一位電力工程師。“巧的是,他的女兒就在天津師大讀書。”王功興奮地和工程師聊了起來,活動結束時,這位工作人員還特意託王功給他女兒捎回了長城站的明信片。
從南極歸來,王功依囑給朋友帶了一小塊企鵝糞。在南極,企鵝糞是紅色的,海鳥糞是綠色的,紅紅綠綠也是一道奇觀。而他也給自己留下了一輩子的南極紀念品——一小塊鯨魚骨,“臨近海邊的陸地上,會有擱淺的鯨魚留下的骸骨。我撿了一小塊帶回來,據說這頭鯨魚在那裏至少有50年了,看着鯨魚骨感覺特別神聖。”此外,王功還將自己在南極撿到的一個汽油桶蓋帶了回來,“算是爲清潔南極做了一點小貢獻吧。”(首席記者邵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