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949年國民黨合肥縣政府所在地
官亭是江淮分水嶺腹部的一個重鎮,是合(肥)六(安)交通要塞的銜接點,素有『大別山的前大門』、『合肥的西大門』之稱。早在大清時代就設有『官亭巡司』,歷來為兵家爭奪之地。
由於官亭地理環境位置特殊性,國民黨合肥縣縣長唐曉光對官亭不斷加強兵力與軍事設施,著力打造合肥西大門為固若金湯的重鎮。然而侵華的日軍也瞄准了這塊寶地,飛機不斷狂轟濫炸官亭與官亭周邊的南分路、井王店、聚星街、防虎山、雷麻店、焦婆店與青龍集等地。同時,小日本又不斷派遣地面部隊對官亭四邊奸擄焚殺。1938年5月,合肥城被日本侵略軍佔領。合肥縣政府移遷官亭區境內的鴿子籠。1939年9月,受中共六安中心縣委的派遣,共產黨員田蘭田在官亭區境內的毛竹園組建中共合肥(肥西)工委(田蘭田後潛伏到國民黨黨部任軍事科科長)。1947年7月,我人民解放軍中原軍區一縱一旅東進,途經官亭與日寇交戰。1947年9月9日我人民解放軍三縱七旅二十一團挺進井王店、雷麻、官亭……有力地扼制了日寇的囂張氣焰。也就在這一年的12月,肥西武工隊成立,中共肥西縣委、肥西(南)辦事處應運而生,積極組織民眾抗敵,官亭成了指揮中心。直到1945年9月,合肥縣政府纔由鴿子籠遷回合肥城。
在8年的抗戰與國內反動派的斗爭中,英勇的肥西人民在中共肥西縣委(地下黨組織)的正確領導下,紛紛組織起『光蛋會』、『救國會』、『扒糧會』、『婦救會』和游擊隊、武工隊不屈不饒,英勇奮戰,取得了節節勝利。在如火如荼的斗爭中,像張璋、嚴文斗、徐夢觀、陳季良、劉敏、宋繼蘊、董成榮等一大批共產黨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付出了沈重的代價。他們只有一個夙願,砸爛萬惡的舊社會,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的新中國。自劉鄧大軍千裡挺進大別山,北京和平解放之後,解放合肥就迫在眉睫。
要解放合肥,這仗該怎麼打?中共上級黨組織與肥西縣委及在肥西長期堅持地下斗爭的桂俊亭同志(解放後安徽省首任民政廳長)、程明遠同志(解放後首任省林業廳長)、趙凱同志(解放後首任合肥市長)建言:解放合肥,不可強攻!強攻,將是一場血戰,不僅傷亡很大,還會毀壞合肥的建築。況且,官亭是合肥的西大門,那裡有重兵把守。要解放合肥,必須使合肥的西大門敞開。如何敞開合肥的西大門?就要做好官亭區區長龔衡軍的策反工作。
龔衡軍不僅身為官亭區的區長,擁有一個自衛大隊,他還是合肥縣自衛總隊的副總隊長,有實力兵權。要做好他的策反工作,在解放合肥前的會議上,趙凱同志明確指出,龔衡軍本質不錯,還是愛國愛民的。衡軍區長與他手下的江夏店鄉鄉長劉學素、南分路鄉鄉長汽志超關系不錯,他也曾救護過趙凱,趙凱與他有過秘密交往,可以動用層層關系網,策反龔衡軍。
策反工作正在緊鑼密鼓中進行著。
1948年12月上旬,我人民解放軍漸漸向官亭逼近,就在這陣勢下,1948年12月中旬,龔衡軍率領官亭區自衛大隊與合肥自衛總隊兩個大隊千餘官兵舉行武裝起義。
合肥的西大門敞開了!
1949年1月21日,我東進的人民解放軍與起義部隊,肥西縣武工隊、游擊隊,組織浩浩蕩蕩的聯合大軍東進合肥。合肥縣政府軍事科長田蘭田打開城門,裡應外合,五星紅旗高高地飄揚在合肥城的城樓,合肥宣告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