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圖為《走向海洋》激情燃燒的主創人員
《走向海洋》成功了。回顧5年的拍攝制作,一幕幕情景如昨日一般清晰。它們是我們這個團隊永生值得珍藏的記憶,必將永遠化作我們的前進動力——
改屬相
拍攝《走向海洋》的日子裡,我們多是過著苦中有樂、以苦為樂的日子。2009年盛夏的南海拍攝現場,攝制組的小伙子們在酷暑下已經連續奮戰半個多月了。除了笑起來牙是白的,大家都快成非洲黑人了。攝像阿鵬一邊幫師傅蘇俊揭著後背上暴起的皮,一邊問:『師傅,你屬啥的?』蘇俊回答:『屬兔的。』『就您這脫皮勁,我看您是屬蛇的吧!』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望著身上同樣卷起的白花花的皮,都哈哈大笑起來,齊聲高喊:『改屬相了,我們都屬蛇嘍!』
月夜『走私船』
那是2010年9月,攝制組准備拍攝第二集《海上明月》中的月光鏡頭。在主創之一徐永梁的推薦下,劇組租了條漁船,在夜深人靜明月當空的時候,帶著『長槍短炮』來到廣州某海域。正當大家忙著拍攝這絕美的月夜海景時,忽然傳來急促的馬達聲,接著兩束刺眼的強光照射在我們的身上。『放下武器!雙手抱頭!』還沒等我們醒過神兒來,兩艘海警船已牢牢地將我們的漁船圍住。『快!把走私物品交出來!』原來,是海警把我們誤當成走私分子了。待徐永梁認出了海警張隊長,一場誤會纔消解於無形。
聽海
拍攝清北洋水師衙門劉公島外景時,當地駐軍派了一支小分隊配合我們。陝西籍戰士小鄧特別勤快,一會幫劇組抬道具,一會幫劇組架設備。在將他參加艦上舉炮彈比賽獲獎的大海螺殼拍上鏡頭後,激動的小鄧把大海螺殼送給劇組做紀念。後來我們得知,這個大海螺殼原本是小鄧准備送給他雙目失明的奶奶的禮物。因為他奶奶整天念叨著當水兵的孫子,念叨著大海,孫子認為奶奶看不見了,但能聽見,想通過海螺的號角聲,讓奶奶聽到大海的濤聲。這個故事讓劇組上下深受感動,大家趕緊把合成好的有著大段海濤聲的光盤及海螺殼一並寄向了遙遠的西部,好讓小鄧的奶奶——聽海。
警衛鏡頭
中國海軍首批赴亞丁灣執行護航編隊歸來時,劇組經過多方協調爭取,在反復遞交申請書和保證書之後,終於被允許攜3臺高清拍攝機近距離拍攝。3臺機器剛一架上,每架機器邊上就多了一位嚴肅之極的警衛戰士。在他們的監督指揮下,我們嚴格開機關機時間,嚴格拍攝角度,不允許鏡頭做大動作的推拉搖移,大有稍不聽話,立馬拿下之勢。南海的大熱天,劇組攝像卻悄悄說:『這後脖頸上怎麼冒涼氣呀?』我說:『你這鏡頭今天級別高哇!配專職警衛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