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陳家的9座『金塔』被搬到公路邊的空地上。李書龍攝
這個清明節,陳飛(化名)一家人花了好久纔找到祖墳。
陳家祖上四代人的墳墓原在自家以前的農田上。兩天前,9座裝著先人遺孤的『金塔』,卻詭異地出現在農田附近的公路邊。
陳飛懷疑,這是由於土地補償問題未談妥,村委會指使人搬走了他家的祖墳。但就在昨日,村委會堅決否認了這一懷疑。
當事人:懷疑是村委會乾的
陳飛一家是麻湧鎮華陽村人,9座『金塔』分別裝著陳飛爺爺以上四代人的骨架。按當地的喪葬風俗,先人的遺體腐化後,後人要將遺骨取出供奉在罐狀的『金塔』中,以此作為祖墳祭拜。
陳家在華陽村興華路邊曾有一塊0.38畝的農田。10年前,9座先人的『金塔』被安置在這塊農田上,家人每年清明來此掃墓。
今年4月4日清明節,陳飛一家來到農田,卻發現9座『金塔』不翼而飛,田地裡只剩下9個深凹的窟窿。就在前一天,陳飛還在原地見到過『金塔』。
陳飛說,家人很著急,找了好久,纔發現這些「金塔」被搬到了興華路邊的一塊空地上。
不過,對於祖墳被搬,陳飛卻並不意外。他懷疑是華陽村委會派人搬了『金塔』。
3月底,陳飛曾收到村委會下發的一張通知單,稱陳家祖墳所在的地塊已被征用。因建設需要,請陳家在4月4日前自行搬遷祖墳,逾期未搬,將視作無主山墳統一清理。
陳飛說,他家農田所在的土地曾被轉為建設用地。村委會提出按農用地的標准給予補償,但陳飛認為,這塊農田屬於陳家的宅基地,應該按宅基地標准補償。農用地和宅基地補償標准相差數十倍,雙方協商一直沒有談妥。
村委會:我們也感到意外
昨日,關於陳家祖墳被搬一事,華陽村委會支委黃培健說,這絕非村委會所為。
黃培健說,按照通知,村委會確實打算依照相關程序在4月5日、6日前後清理前述農田上的墳墓,但陳家祖墳卻在清明節被搬走,村委會也感到意外。
關於陳家祖墳所處農田的土地,黃培健說,這塊地屬於集體建設用地,已經劃撥給一家工廠。由於工廠要開發,需要清理田地中的墳墓。
黃培健出示了一份省國土資源局的文件,文件顯示,『(前述土地)屬東莞市政府批准的集體建設用地,程序合法、有效』。
至於村委會與陳飛的土地補償分歧,黃蓓建說,該地塊原屬於村集體土地,並非村民的宅基地。按照相關政策,補償標准以35000元/畝計征(含青苗補償款5000元/畝)。對此補償標准,不少村民都已同意,但陳飛堅持認為該田地是宅基地,因此談不妥。
目前,陳家的9座『金塔』仍舊擺放在公路邊。
村委會表示,將先與陳家協商祖墳安放一事,再繼續協商土地補償問題。
南方日報記者李書龍
(報料人:陳先生獎金: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