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千餘名僧侶及四方信眾、義工護送長老的靈龕前往弘法寺後山荼毗地。魯力攝
南方日報訊(記者/李曉敏)『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句話是本煥長老的座右銘,也是其一生行化四方、扶危濟困的寫照。在昨日本煥長老追思法會現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淨慧長老對其一生進行了高度概括。他說,本煥長老出家80餘載,募得善款6億餘元,先後修建寺院10—20座。長江水災,廣西旱災,南方雪災,汶川地震,隴南地震……每一次的大災大難,都能看到弘法寺的身影。而本煥長老盡己所能,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他多次獲得『鵬城慈善突出貢獻個人獎』,受到社會的肯定。
記者了解到,幾十年來,數億元善款被變成財物等送到所需之處,每到中秋、春節,福利院、養老院等都會定期收到來自弘法寺的問候。一提起本煥長老,很多老人都會豎起大拇指,贊嘆這位百歲老人給他們帶來的歡喜和大愛。
如今,本煥長老已經示寂,享年106歲。很多市民、信眾以及游客紛紛表示,這位令人敬重的老者應該更為久遠地住世人間,給俗世中趕路的人們更多的精神啟迪,並受到信眾更長時間的頂禮和贊嘆。
追思法會現場:信眾哭紅雙眼長老骨灰將保留在萬佛塔
4月4日是清明節,當晚7時,中國佛門泰斗、深圳弘法寺開山方丈本煥長老的法體在肅穆和莊嚴的氣氛中封龕。5日清晨,美麗的仙湖在一片鳥叫聲及佛號聲中蘇醒。在弘法寺山門外,守了一夜的市民游客則早早地站在本老靈車經過的山路兩側,等待看長老最後一眼。
8時,由本煥長老的衣缽傳人印順大和尚主持,為本煥長老舉行了莊嚴的起靈儀式。由漢傳、南傳、藏傳佛教千餘名僧侶及四方信眾、義工的護持千餘人護送長老的靈龕前往弘法寺後山荼毗地。
送行隊伍從法堂出發,首先經過本老血經《普賢菩薩行願品》的石碑牆,一路蜿蜒緩慢前行,經過弘法寺山門,向弘法寺後山走去。中國佛教三大語系的僧侶儀仗隊為靈車開道。
儀仗隊之後,本煥長老的衣缽弟子印順大和尚手捧長老遺像,與10餘名本老弟子、弘法寺常住法師站在靈車上護送長老靈龕。靈車緩慢前行環寺一周,伴一路鮮花瓣雨、梵樂縈繞緩緩前行。信眾恭立靈車經過之處,不少信眾哭紅雙眼,目送長老靈龕被護送至弘法寺後山。
本煥長老追思法會結束後,進行了荼毗法會。據了解,佛家高僧圓寂後一般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保留肉身,一種是荼毗。而據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弘法寺方丈印順大和尚介紹,荼毗是本煥長老自己做出的選擇,認為『生歸叢林死歸塔、燒了乾淨』,按照印順大和尚的理解,老和尚此舉也有環保的意思在其中。記者了解到,在本老的火葬之地將建起萬佛塔,本煥的骨灰將保留在其中。
印順大和尚回憶師徒情深『自己修改悼詞,修改過多的溢美之詞』
一直以來,本煥長老和印順大和尚之間的師徒之情被廣為傳誦。在昨日的追思法會現場最後的答謝致辭中,印順大和尚也幾度哽咽。他說,長老在病床上躺了兩個多月,期間數次要走。印順大和尚感傷地說,本老躺在病床上接受強制性治療那麼久,可他走的時候,就像睡著了一樣,充滿了安詳和平靜,也是奇跡。
『在陪伴他的最後兩個月裡,我對佛法、對老和尚的信心是從未有過的堅定,對自己這兩年多來的不是很精進的生活也是充滿反省。每天站在老和尚身邊,近距離地看著他,我纔知道他真正的偉大和佛法的偉大。』印順說。
『真正要送別本煥長老的時候,我依舊不能自已。』印順在致辭中透露,老人家在最後一口氣中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什麼時候記得老和尚,弘法寺就有希望,希望老人家不捨棄,乘願而歸。』他最後說,老人家雖走了,但精神永在。
記者此前了解到,本煥長老在重病期間召集大家開了個會,說他一輩子修了一二十個廟,大家捐給他那麼多錢,是向他求福的,他自己沒有福報的,所以把每分錢都用來建廟,幫大家求福。
印順大和尚說,本老一直念念不忘的是萬佛禪寺、慈恩寺、報恩寺、大雄寺4個寺廟以及報恩寺、萬佛寺、弘法寺3個佛塔的建設,稱這輩子每一分錢都因果來付。『我現在身體不行了,要當著你們所有人的面,做一個交接,現有剩下的錢,修這4個廟還遠遠不夠,希望大家都幫我完成這個心願。』本老如此交代。
今年2月上旬,在深圳市區宗教局人員以及弘法寺執事參加的會議上,老和尚更是對後事都做了很清晰的交代,包括要求用荼毗(火葬)的方式來處理法體,認為這樣很環保。對於悼詞,本老也曾親自過目。印順大和尚說,本老在聽完身邊人念完悼詞後,要求把過多的溢美之詞進行修改,稱自己是修行人,一輩子老老實實的,不需要花裡胡哨的東西。
根據本老的意見,追思會的悼詞做出了四處修改。『老和尚說,做人做事老老實實、實實在在就好,不要搞花裡胡哨的事情,這既是說他自己,其實也是留給我們每個人的。』印順大和尚說。
現場義工:晝夜服務,難捨熱愛
自本煥長老圓寂後,從仙湖植物園大門口到弘法寺法堂,到處都有深圳義工的身影。而在他們的指揮下,悼唁人群井然有序,仙湖植物園盤山路上,鐵馬、警戒線和義工人牆圍出的兩人一橫排的排隊通道一直蔓延到山腳,中途還有多處移動洗手間,市民還可以免費飲用礦泉水,同時老幼市民無需排隊,有義工指揮其走特殊通道上山進寺。記者了解到,昨日活動現場,共有3000多名義工在現場維持秩序,護送長老走好最後一程。有很多義工都是在得知本煥長老圓寂後,第一時間趕往弘法寺投入義工服務中。
鄧淇就是其中的一名義工。4月2日上午,她得知本煥長老圓寂的消息後,就第一時間加入到維持秩序的行列中,而主要的工作就是維持這些天持續不斷來弘法寺瞻仰本煥長老法體的信眾和游客。據她描述,這3天來瞻仰長老法體的市民多達20萬人次。鄧淇告訴記者,昨天早上她們這些義工不到6點就已經起床各就各位了,而在寺廟廚房,很多義工在凌晨1點就已起床准備食物。
鄧淇說,本煥長老給她的最深印象就是他對世間萬事萬物都常懷一顆包容慈愛的心,從來不抱怨,心胸豁達,積極樂觀,很有大愛的精神。她說,她曾在本煥長老生前,見過長老一面。她說看到他慈祥安靜的笑容,整個心裡都暖洋洋的。
而她對於長老的敬仰之情,也時時掛在口中。她說,在了解本煥長老的過往經歷後,對他就更為敬仰。她認為,是過往的苦難成就了本煥長老今天的成就。如今,長老已逝,但她們心中卻難捨對長老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