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油價『破八』一段日子後,有車一族逐漸出現了分化:生意人中不得不開車的人表示,即使油價繼續上漲,車子也是離不開的交通運輸工具;純白領們面對攀高的價格,心中叫苦,雖然油價上漲是溫水煮青蛙式的,但比起兩年前來,開支已增加不少。有的人表示,能不開車盡量不開吧,春暖花開,騎行上下班是不錯的鍛煉方式。
話題調查
時間:4月6日下午
地點:方北高層7號樓
人物:呂國強,34歲
為運貨,
公司買了一輛電摩
我有七年的駕齡。剛纔大家在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計算了一下,同樣是一百塊錢,油價上漲後,會少加多少油。後來發現這樣表達比較直觀,同樣是93#號汽油,加滿油箱後,上漲後要多付16塊錢。
16塊錢對於一名白領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上漲,對個人開車出行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是,如果考慮七年前的油價,這筆多出來的開支就很大了。七年前,93#汽油的價格僅僅是兩塊多錢一昇!
油價上漲後,為了消減公司的開支,我們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短途的運輸,以後就靠它了。
雖然油價不斷上漲,有車族有一定的牢騷,但從宏觀看,油價上漲是一種趨勢,因為能源不可再生,只會越來越少,漲價是必然的。
為應對油價不斷上漲,我有個倡議:建議市政府將春季的某一天設為城市騎行日。這一天大家盡量騎著自行車上下班,一是出來活動活動,二來自行車也環保,是城市文明的體現。
話題調查
時間:4月6日下午
地點:方北高層7號樓
人物:胡景輝,37歲
市內辦事,
能不開車就不開車
我是2004年買的車,是一輛排量為1.1昇的面包車。當時90#汽油大概是1.9元一昇,加滿一箱子油只需要120塊錢,可以跑近400公裡。
油價在每昇1.9元維持了時間不長,就竄到兩塊錢以上,兩塊多維持了一年多的樣子,又上去了,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基本上是節節攀昇的走勢,一直昇到現在的水平。
我有個朋友,他也算是資深白領了吧,月薪3000多元,每月汽車的油錢消費是1000多元,也沒油補,前幾天我看到他,他說油價上漲後,開車明顯少了,還笑瞇瞇地說起了他的自行車。其實,油價上漲對純白領來說,還是有壓力的,他們沒有油補,供著汽車和房子這兩座大山,壓力還真不小。
公司有一輛本田『飛度』,百公裡油耗在6昇左右,相對比較低。最近在元氏有一個業務,別人說這車真省油,我說你不知道,它雖然『吃』的不多,但天天來,也受不了啊。
每月我用在汽油上的消費,也是千元左右,和前幾年相比,沒有大的變化。但我能感覺出來的是,跑的路明顯少了。在市內辦事,能坐車就坐車,坐車不方便了就騎電動車,因為市內開車辦事不一定省時間。
話題調查
時間:4月6日下午
地點:方北高層7號樓
人物:卜文獻,35歲
油價上漲有感覺,
但還在可接受范圍內
2007年時,90#汽油的價格是每昇3.2元左右,當時我在滄州有業務,每次去三個人,去的時候選擇開車,去一趟油錢是150元,比坐車便宜,也方便。
這幾年油價快速上漲後,再去邢臺、滄州,不開車了。一是路上車多,不安全,二呢開車比坐車花的錢多,開過去也累。
我在給汽車加油的時候,加七八成滿的樣子,最早時加到這個水平是100塊錢,後來變成了150塊錢,現在是300塊錢左右,縱向對比,上漲還是比較厲害的。不過,回過頭來想,物價也在漲,工資也漲,所以油價『破八』有感覺,但仍在可接受范圍內。
在市內辦事,有幾個地方是必不開車的,一是中山路及附近,二是寫字樓密集區。去這些地方開車,不但節約不了時間,還會因為停車難等問題,浪費大量時間。
油價一點點地漲,人們的壓力不大,如果上個月的油價是每昇6元,這個月突然調到8元,我想很多人會立即棄車,選擇公交、騎車上下班。
所謂接受程度,跟一個人的心理底線有關系。如果不到驚掉下巴的那個價格,接受油價上漲的人還是很多的。
話題調查
時間:4月6日下午
地點:方北高層7號樓
人物:肖景松,27歲
談生意時,
根據性價比決定是否開車
油價上漲前的那個晚上,我也想開著車去加滿油箱,後來一看加油站旁壯觀的車隊,放棄了這個念頭:如果我排隊加油的話,至少需要一個小時纔輪上,這點時間能乾很多事呢,隨便做點別的,也比這個價值大。
八零後的很多人,出門辦事講排場,喜歡開大排量的車,其實隨著油價的進一步上漲,終究有一天,微型車會重新流行起來,也許到了那一天,你只能有兩種選擇,開車或者坐公交車。如果開車的話,油價會高到咂舌的地步,微型車將成為普通白領的唯一選擇。
現在我出門辦事,在開不開車的問題上,會考慮性價比:即這次有沒有必要開車,開車的話跑這一趟值不值?花的時間會不會太多?
最近有個朋友給我發來信息,說在網上看到一款叫做『特斯拉』的汽車,是純電力驅動的,快充1.2小時,能行駛600公裡,看了信息後,非常期待這樣的汽車早日走進中國市場。
話題調查
時間:4月6日下午
地點:方北高層7號樓
人物:趙澤峰,23歲
姨夫原先天天開車,
現在一周開兩三天
講一個例子:我的姨夫在紅旗南大街住,上班要到欒城的京北,每天油錢是16元左右,這輪油價上漲後,每次開車上下班花費為20元。他跟我說,這樣一來,每月多花費120元,以前是天天開著車上下班,現在呢,每周裡面選擇天氣晴好的兩三天開車,其它時間坐單位的通勤車,雖然不如自己開車方便,但能省錢啊。
對於一個上班族來說,養一輛車的代價不小,除了油錢,還有保險、養護費。現在比較大的一個開支,還有停車費、車位費。在市區辦事,停車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隨著家庭車大量增加,我想有一天,當開車的時間代價到了臨界點後,人們將棄車,改乘公交車或騎行上下班。因為停車太難,如果找不到車位,運氣不好的話,還會被交警貼單子,這些因素,加上一輪一輪的油價攀昇,迫使很多人開始考慮,我的這輛車,還有沒有開的必要?
□文/本報記者安文聯圖/本報記者張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