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記者李鋼郭靜
9日上午,央視知名主播趙普的一條微博,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微博稱:『轉發來自調查記者的短信。同志們:不要再吃老酸奶(固體形態)和果凍,尤其是孩子,內幕很可怕,不細說。』此後短短5個小時,微博轉發達12萬餘次,評論2萬多條。
『再也不吃老酸奶和果凍了』
與趙普微博相印證的是,一微博認證為『資深媒體人』的『朱朱文強』也在其微博中發布:『今晚(8日晚)群聚扯淡,央視一哥們說,以後你們誰也別吃果凍和酸奶了,大伙問為啥,他弄了一個比喻說,哪天你們扔了雙破皮鞋,轉眼就進你們肚子了。末了,這哥們說,其實這纔是今年315晚會的重頭,可惜片子沒播。』
但在9日晚些時候,趙普和『朱朱文強』的微博都被刪除。
9日下午,當記者從超市買老酸奶和果凍時,一位年輕的女士好意提醒,『聽說老酸奶不能吃了,網上都有。』另一人則問:現在你還敢吃這東西啊?不少網友則直接稱:再也不吃老酸奶和果凍了。
『之所以引起這麼大影響,主要還是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曝光,大家都「寧可信其有」。』市民黃先生說,『另外爆料的還是央視主持人,也增加了公眾對這件事情的信任度。』
但他表示,老酸奶和果凍的內幕到底怎麼樣,還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查實,『不管是不是用破皮鞋制成,都要用事實說話。』
所謂『皮鞋吃進肚子』,其實指的是用皮革制品制成的明膠添加到食品中,那現實中真有這種可能嗎?
皮革制明膠若食用可致癌
『明膠實際是一種蛋白質,主要由動物的骨頭、皮膚和筋腱等經過熬制等一系列工序制成。因此,同樣是動物皮的廢舊皮革也是可以制成明膠的。』山東輕工業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講師、食品安全博士趙林說,但廢舊皮革制成的是工業明膠。
『食用明膠是我國准許的食品添加劑,是一種增稠劑,若按規定使用,對人體沒有危害,但工業明膠是絕對不能食用的。』趙林說。
而衛生部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第1-5批匯總),工業明膠被列入其中。
食用明膠在食品領域應用十分廣泛。比如冰激凌、酸奶、乾酪、軟糖、奶糖、火腿腸、醬牛肉、醬油等。
趙林介紹,食用明膠需要用新鮮的、經過嚴格檢疫的、沒有經過任何化學處理的動物骨骼或原皮加工。而皮鞋等皮革制品生產時要使用一些含有金屬元素鉻的化學制劑,所以工業明膠中往往會有重金屬殘留,若食用『會對身體產生巨大的危害』。
據了解,長期食用含重金屬的明膠,會破壞人體骨骼及造血乾細胞,導致骨質疏松,嚴重的會患上癌癥,但這一般在2年以上纔會顯現出來。
『大品牌理論上不會這樣做』
近年來,不少媒體曾曝光一些不法企業用工業明膠代替食用明膠的事件。
中國明膠協會理事長王敬忠向媒體表示,巨額的暴利驅使企業鋌而走險,非法生產食用明膠。他分析:1噸正規食用明膠的原材料,價格高達2000元至3000元,而一般的皮革下腳料,1噸僅需100元至200元。
記者調查也驗證了王敬忠的說法。通過網絡查找,記者隨機電話聯系了河北一家叫『衡水興榮明膠有限公司』的廠商。接電話的工作人員介紹,工業明膠的市場價格為7000元一噸,而食用明膠最便宜的也要16000元一噸,『貴的要3萬多元一噸。』
據王敬忠統計,目前,國內生產食用明膠的不法小廠家有100多家,取得生產許可證的只有20多家。
王敬忠說,在一些不法工廠,工人們會從皮鞋、皮衣或制鼓的皮革上削下廢料,就是成碎末的皮子。『但制成後的明膠透明無味。消費者根本無法將正規的食用明膠和廢皮革做成的明膠區分開來。』
不過,前中國奶協常務理事王丁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出:『大品牌(酸奶和果凍生產企業)理論上不會這樣做,但不排除部分采購員為賺外快,采購工業明膠充當食用明膠。』
王丁棉分析:『網上價格,每公斤食用明膠為25元,酸奶中明膠用量僅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那麼1公斤(10小杯)酸奶中明膠的成本不超過5分錢。知名品牌沒有必要為了節約這點成本就用工業明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