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交通便捷四通八達
天津北方網訊:西青區是與中心城區聯系最多、結合最緊密的地區,天津外環線有三分之一在西青界內,目前規劃建設的12條地鐵軌道線,預計不久將有兩條開通運營。
過境有津浦鐵路、津港鐵路、周蘆鐵路和正在修建的津保城際鐵路,剛剛開通運營的京滬高鐵穿越西青區23公裡的地段,天津南站就設在西青區內,還有陳塘支線(西站至陳塘莊)、周蘆鐵路(周李莊至蘆北口)、李港鐵路(李七莊至大港)及南曹支線(南倉至曹莊)貫穿南北。
西青區經京塘高速公路可直達120公裡處的北京。京滬、津晉、津汕、唐津、津倉等高速公路和3條國道、10條省級公路穿區而過。新建的區域交通大動脈賽達大道,使全區形成了南北相連、東西貫通的30分鍾交通圈,貫通全國各地。該區距天津港30公裡,距天津濱海國際機場15公裡,距首都國際機場100公裡,已形成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體系。
載體完善日新月異
西青區以示范小城鎮建設和“城中村”改造為主要模式,大力推動農村居民向鎮區集中,累計建設村民住宅586萬平方米,是“十五”時期的5倍。到今年年底,張家窩鎮16個村、3萬農民將全部喜遷新居,在全區率先完成小城鎮建設。全區城市化率達到74%。
目前,津靜公路、津同公路、津淄公路、津淶公路、津港公路和南運河、豐產河、程村排河、東西排總河、津港運河“五路五河”改造工程已經完成,打造了柳口路、中北大道等多條迎賓景觀大道。
新建的全長23.5公裡的賽達大道這一交通大動脈的建成,使全區形成了南北相連、東西貫通的30分鍾交通圈。新建了大寺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主乾管網基本實現全覆蓋,全區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
玉帶環繞綠樹蔭蔭
西青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5%,全區林木覆蓋率達到20.3%,古運河、豐產河、子牙河等17條河道已經成為一道道靚麗風景線,似玉帶鑲嵌在570平方公裡的西青大地上,水域面積佔天津市的6.86%。區內有多片林區,林木覆蓋率達到17.2%。有中國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高爾夫運動度假村楊柳青森林高爾夫俱樂部,區內有萬科、中海、富力等地產商開發的別墅區、高檔住宅區等10個片區。
隨著生態建設成效凸顯,以爭創國家衛生區、國家園林城區和國家生態區為引領,西青區全力打造生態宜居環境,連續三年開展了大規模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整修道路32條、建築立面867棟,新建提昇綠化面積158萬平方米。7個鎮全部成為全國環境優美鎮,其中楊柳青、張家窩、大寺、中北等6個鎮成為國家級衛生鎮,130個村成為市級衛生村,47個村成為市級文明生態村。中北鎮還被評為“天津市最具幸福感城鎮”。全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73%,2010年空氣質量好於二級良好水平天數佔有效監測天數比例達到83%。在全市率先通過了環保部關於創建國家生態區的考核驗收。
人傑地靈底蘊豐厚
宋代名將楊六郎與遼兵在這裡戰馬廝殺;平津戰役中著名的天津戰役就從這裡打響……作為中國四大木版年畫之冠——楊柳青年畫的故鄉,始於宋、興於明、盛於清的楊柳青年畫,刻工精麗,繪制細膩,色彩鮮艷,線條流暢,人物逼真豐滿,雅中有俗,俗中見雅,富有獨特的民間藝術風格和濃郁的地方民俗特色,是中國年畫中的珍品和瑰寶。今天,世界上凡有珍藏中國畫的地方,就有楊柳青年畫。“連年有餘”“吉慶如意”“金玉滿堂”“福壽三多”……寄托了楊柳青人對天下朋友的淳朴情感,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和祈望。
此外,西青區的雕刻、風箏、剪紙等民間藝術瑰寶也都蜚聲海內外。
西青區政府所在地——千年古鎮楊柳青先後榮膺“中國魅力文化傳承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稱號。楊柳青人傑地靈,景色宜人,地名系乾隆皇帝御賜,以生產楊柳青年畫而聞名世界。幾百年來,文人墨客多匯聚於此,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蘊。現有多家民間傳統綜合開發生產型公司,從事著楊柳青民間藝術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以楊柳青年畫、剪紙、泥塑、中國結等民間工藝品及套裝剪紙工具為主要產品,面向全國生產銷售。
古城新姿游覽勝地
西青區人文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是天津市確定的民俗文化旅游區。著名的愛國武術家霍元甲、韓慕俠就出生在這裡。
擁有美輪美奐古代建築群的石家大院擁有18個院落,四合連套,氣勢宏浩,鴛鴦廳、佛堂、南花廳、戲樓堪稱建築精品,磚、木、石雕精美而獨具特色,是華北地區保存較好、規模較大的清代民宅建築群;安家大院、董家大院典雅華貴,氣度雍容不凡。建於明代的文昌閣,飛檐高翅,螭臥架頭,檐角各墜銅鈴,風吹作響;“崇閣蒙雨”,曾是昔日楊柳青十景之一;千年古剎峰山藥王廟,歷盡滄桑,至今仍晨鍾暮鼓,香煙裊裊。此外,這裡還有亞洲最大的室內熱帶植物觀光園、供奉1.1萬餘尊緬甸玉質佛像的千尊玉佛寺。
高校林立智慧高地
西青區“十一五”期間共新建和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4所,28所學校通過全市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達標驗收,高考本科一次上線人數逐年大幅增加,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實施了農村勞動力“351”培訓工程和農民素質提高工程,職業教育和實用技術培訓成效顯著,獲評全國農村成人教育先進單位和國家社區教育實驗區稱號。
區內高校林立,人纔聚集。天津第三高教區——天津大學城就坐落於西青區,區內及周邊地區有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師范大學、理工大學、工業大學等大專院校20餘所,中專職校30餘家,科研機構140餘家。
毗鄰的天津高新區、華苑產業園區擁有多家國家級和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承擔著多項天津市重大產業化項目。
醫療便捷服務完備
區內及周邊有天津市一中心醫院、四六四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青醫院等優質醫療服務機構。先後榮膺“全國綠化先進區縣”“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縣(市)”“天津市市級衛生區”等稱號,全區7個鎮全部成為全國環境優美鎮,6個街鎮成為國家級衛生鎮,通過了國家環保部國家級生態區的考核驗收。
醫療衛生服務向縱深拓展。完成了西青醫院改擴建一期工程和街鎮衛生院新一輪改擴建工程,啟動了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女兒童保健中心、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規劃建設,建成95個標准化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所,城鄉居民免費享受18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在各街鎮衛生服務中心實行了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藥品價格平均下降25%。西青區連續8年保持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區稱號。建設成第一批全國白內障無障礙區縣。
生活和諧百姓安居
文化體育工作向群眾需求貼近。建成了區文化中心、4個街鎮文體中心、95個農家書屋和村文化室,全面完成了文化資源信息共享工程。組織開展了文藝大舞臺和“六個百”系列等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建成63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被民政部評為全市唯一的農村社區建設全覆蓋示范區。建立健全了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加強了生產安全、食品藥品安全、校園安全和交通安全管理,建成區消防防災減災二級指揮中心。信息化建設成效明顯,信息技術在公共服務、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中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