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奧朗德15日在巴黎舉行大規模競選集會
○4月14日,薩科齊在一次競選活動中講話
作為法國總統大選的熱門人物,社會黨候選人弗朗索瓦·奧朗德一直被視為現任總統薩科齊的最大對手,民調均顯示,他將在5月6日擊敗薩科齊,成為愛麗捨宮的新主人。日前,奧朗德接受美國《時代》周刊專訪,闡述了他對薩科齊的看法,以及他本人對法國和歐洲未來的設想。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今年的選舉是法國數十年來最有趣的一次選舉,因為爭取連任的現任總統不被看好。另一方面,極左翼和極右翼政黨的候選人表現搶眼,很可能在第一輪投票中分去1/3的選票,而兩大領跑候選人薩科齊和奧朗德的競選綱領區別不大。
比薩科齊更穩重更親民
《時代》認為,國際社會對薩科齊的評價其實還不錯,至少算一個成功的政客,但他在外交領域的成就卻並沒有為他在國內贏得更多的支持率。對此,奧朗德表示: 『我不認為薩科齊在國際社會的評價都是正面的。』
奧朗德稱,薩科齊曾經和利比亞前領導人卡紮菲過從甚密,他曾親自在巴黎招待過卡紮菲,這已經成為法國外交紀錄上的污點。他曾經支持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還曾因在非洲政策方面發表過一些玩世不恭的言論而受到指責。
奧朗德強調: 『我必須證明,我比他(薩科齊)更親民,是個更簡單、更冷靜的人,是個能下決定又堅守承諾的人。選民們選出總統就是讓他做決定並解決問題的,這些決定往往非常困難,但非常重要。只要不是薩科齊,就足以贏得這次選舉。』
法國已淪為德國追隨者
奧朗德曾表示,如果當選法國總統,將就歐盟各國為應對債務危機達成的財政緊縮契約重新談判,但遭到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反對。有分析人士認為,奧朗德當選可能會削弱法德的合作關系。而奧朗德則認為,法德目前處於不平等的地位,而且兩國不應該成為歐盟其他國家行動的指揮棒。
奧朗德說: 『歐洲需要的是一個引擎,法德這個馬達曾在關鍵時候就重要問題一起發力,發揮過引擎的作用,但是這種合作不應該成為其他歐盟國家的指揮棒。更何況,如今法德不是真正的合作伙伴,因為其中一個是舵手,而另一個只是乘客。法國在這段關系中已經淪為追隨者。』
奧朗德還說: 『選我做總統,不僅法國的未來會發生改變,我還會促使整個歐洲發生改變。無論在哪裡,人們不僅希望看到改變,他們還希望社會變得更公平。』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