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讀者展示自己收藏的老地圖。
游客參觀《世界激刺圖》。
百年安仁專題網頁
『重繪世界地圖』人氣爆棚
昨日,『安仁博物館月』活動掀起的第一個高潮——『重繪世界地圖』項目在安仁鎮公館老街劉體中公館圓滿完成
『「重繪世界地圖」就像是一粒石子,必定會在安仁鎮這個看似平靜的湖面上激蕩出層層浪花。』昨日,安仁鎮樹人街的劉元湯公館成了整個安仁中國博物館小鎮最熱鬧的地方,一撥接一撥的觀眾趕來爭睹一件震撼的藝術作品——以400年前利瑪竇世界地圖為藍本重繪而成的《世界激刺圖》。
昨天的活動中,劉元湯公館這座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老宅子也憑借此次展覽,正式華麗轉身成為全國首家民族志展覽館;由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和成都文旅集團聯合主辦的『安仁博物館月』憑借此次展覽,也讓整條安仁老街人氣爆棚,眾多藝術家、游客和來自美國、加拿大、挪威、日本的學者齊聚安仁,領略這座最具歷史風情和人文風韻的川西小鎮風情。
《世界激刺圖》掀高潮讀者熱議創意地圖怎樣看
奧特裡烏斯於1570年繪制的世界地圖、利瑪竇帶給中國的坤輿萬國全圖、古代中國九州圖、天下圖與五服圖、『曼荼羅』世界地圖、古巴比倫世界地圖……昨日,民族志展覽館正式對外開放,館外的露天廣場現場成了一個巨大的『萬國地圖博物館』。
在一張巨大的海報上,一雙眼睛注視著所有來訪者,海報上寫著一句話:『從心觀世界,重獲世界觀』,這也是此次民族志展覽館揭館儀式暨『重繪世界地圖』展的點題之語,展覽主辦方負責人熊燕女士向華西都市報記者介紹說:『其實對世界觀最好的表達就是繪制一幅世界地圖。』
昨日來民族志展覽館參觀的眾多觀眾中,有
9名觀眾的身份比較特殊,他們不光是華西都市報的熱心讀者,也是喜歡收集老地圖的藏家,他們被現場眾多稀奇古怪的老地圖震撼,最令他們震驚的是8米長的《世界激刺圖》,究竟怎麼看,成了他們熱議的話題。
北大教授王銘銘是這幅地圖的創作者之一,他告訴記者,這幅地圖以400多年前利瑪竇的地圖為藍本繪制而成,『在古人的觀念中,地面是平展鋪開的,正是利瑪竇世界地圖的出現,我們纔意識到這個世界是一個球形。』
此外,原版利瑪竇地圖裡的『愛斯基摩』變成了『愛死寂寞』,『愛琴海』變成了『愛情海』,『瑪雅』成了『媽呀』,現代化的網絡語言呈現在利瑪竇版本的老地圖上,讓很多觀眾感到很新鮮,爭相在地圖前合影留念。
中西學者齊聚安仁『重繪世界地圖』聚焦世界視野
『重繪世界地圖』活動不僅得到了本土的廣泛關注,許多外國學者也慕名而來。昨日上午,來自中國、韓國、加拿大、挪威等國家的5名學者在民族志館品茗談心,共同探討了博物館與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博物館建設對安仁的影響。《世界激刺圖》繪制者之一、西南民族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張原告訴記者,博物館承載了「世界」和「視界」。民族志館是中國第一家舉辦世界各民族各種風俗展覽的陳列館,我們從這裡出發,拿掉束縛我們的框架,全面地去了解這個世界,從安仁走向世界,因世界拓寬視界。』
本報和著名當代藝術家周春芽發起的『五彩
基金』也參與到『重繪世界地圖』的創作中,當天五彩基金秘書長張駿和志願者老師帶領9名在汶川地震中致殘的大學生來到現場,他們將一張近2米長的『五彩地圖』捐贈給民族志博物館永久珍藏。
華西都市報記者楊莉楊帆實習記者邵晨星攝影陳羽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