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現居緬甸的遠征軍老兵蔡振基
1926年出生的蔡振基戰後在緬甸定居,但一直沒有加入緬甸籍,由於在當地成家,他也沒有回到中國,『曾經緬甸政府動員我加入緬甸國籍,被我拒絕了。』
1943年國民政府號召全國青年參加抗日救亡戰爭,17歲的少年在昆明考取了無線電通訊兵,畢業後調到軍事委員會駐滇乾部訓練團,畢業六個月後,跟其他7名戰友經過兩個小時的空中飛行,飛越『駝峰』,到達印度北部的汀江機場,隸屬第50師150團,『當時的師長是潘裕昆少將,團長是黃春城。我的職位是少尉實習兼譯報員。任務是每隔兩個小時,定時向師部電臺呼叫一次。』
1944年4月29日,部隊接到上級命令,全團官兵向緬甸出發,途中經過野人山中段,都是沒有人走過的路。『有時候兩三天都不見天日。』幸運的是,每個人身上都帶了五天的乾糧,所以沒有出現首次入緬作戰,杜聿明率遠征軍敗走野人山時的慘劇。
他記得自己是經過了5次空投,到達距離密支那40多英裡的平原,隨後跟一起到達的第30師的88團和中美聯合突擊隊400多人,總攻密支那承襲機場,『由於日軍的暗堡不易發現,部隊傷亡慘重,經過了6個小時的戰斗纔把機場佔領。』
他對傷亡人數印象深刻,『150團有一個連長4個排長、10名班長、100名戰士陣亡,敵人死亡147人。』密支那之戰的慘烈程度讓他永生難忘,密城的主要戰線是火車站、醫院、原英軍的兵營,三處連成一片,日本守軍從兩側同遠征軍作戰,後面是伊洛瓦底江,日本守軍是18師團的一個聯隊及56師團的一個聯隊,共3000多人,『我軍同敵人浴血奮戰了8個月纔將密城全部佔領,我方傷亡6000多人,日軍全部被消滅。』中國軍隊攻克密支那後,日本守軍指揮官第56師團水上源藏少將自殺。
蔡振基當時是以華僑身份參加抗日戰爭的,戰爭結束後他主動申請退伍留在緬甸,『退伍時上級還發給1000元盧比獎金。』J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