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業內認為雪糕漲價主要還是漲在流通環節。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鄭亞叢)眼下,天氣越來越熱,雪糕、冰淇淋等冷飲開始熱銷。昨日,記者從一些冷飲店及冷飲批發商了解到,與去年相比,今年冰糕的價格均有上漲,一般上漲在0.5元左右,即使一些產品的價格沒有變動,但卻玩起了『瘦身』,可謂是變相漲價。也就是說,市民今年吃冰糕要多掏錢了。
零售價普漲了5毛錢
昨日,在棉三宿捨一冷飲攤位,冰櫃裡所凍的雪糕大部分為伊利、蒙牛、天冰、光明等品牌。『伊利四個圈多少錢?』『2元。』記者了解到,去年一支伊利四個圈的售價為1.5元。記者隨後又詢問了其他一些雪糕的售價,發現除了伊利外,其他不少品牌冰糕的零售價也都漲了不少,額度一般在0.5元左右,以前1元就可以買到的雪糕,今年基本都漲到了1.5元以上,而1.5元的冰糕則一腳『邁』入了2元時代。零售價在1元以下的雪糕,在零售市場上基本『絕跡』了。一些冰糕雖然價格沒有變化,但身體明顯苗條不少,比如一種提子雪糕,記者發現雪糕的重量由以前的80g縮小成60g。對此,冷飲攤老板笑稱:『沒漲價就不錯了,小點也屬正常。』
『這不是一兩家冷飲攤的問題,今年冰糕的價格都漲了。』一家冷飲攤點的老板這樣說。記者從省城多家冷飲攤位了解到,今年冰糕漲價已屬普遍,另外,桶裝、盒裝冰激凌的價格也有上調,普遍在1到3元之間。
批發價漲幅較小
是不是批發價的漲價直接影響了零售價格呢?記者調查後發現,雪糕的批發價格確實漲了一些,但相對於零售價的漲幅,批發價格的漲幅要小得多。
豐收路一家冷飲批發店老板介紹,今年雪糕漲價的確實不少,相比零售價而言,批發價漲幅稍小,一般在0.1到0.2元左右,比如老冰棒去年的批發價是0.35元,今年就上漲到0.45元,而去年一些零售一元的冰糕的批發價則從0.8元漲到了0.9元。
『今年都漲價了,不是我們願意漲,進貨的時候人家漲了,我們也只好跟著漲。』冷飲攤點的老板告訴記者,價格上漲也實屬無奈。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市場的漲價主要還是經銷商層面的行為,如果從成本的角度上分析,相比去年,國際糖價、進口奶粉價格今年並未上漲很多。所以,目前雪糕漲價主要還是漲在流通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