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美聯社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由於經濟衰退對就業市場造成影響,去年有過半數的大學畢業生失業,或未能充分就業(從事未能充分運用他們技能和知識的工作),創下了11年來的新高。
畢業順利,就業不順利
23歲的希納·斯汀森2011年從美利堅大學畢業,獲得社會科學學士學位。畢業後,他除了曾在華盛頓一家非政府機構帶薪實習過幾個月,至今仍沒有找到合適工作。『剛畢業時,我曾經信心滿滿地投簡歷給各種大公司、政府部門,但是僱主們不是懷疑我缺少工作經驗,就是認為我所學的專業沒什麼實用價值。』斯汀森對記者說。
斯汀森目前在一個小型的保險公司做文員,乾些打印、接電話等簡單活計,但仍舊會在就業市場投幾份簡歷『碰運氣』。『這當然和我理想工作差得太遠,我也正在考慮考研究生。但是研究生出路似乎也並不明朗,而且會欠更多貸款。』斯汀森說。
像斯汀森這樣的年輕人在美國有很多。調查發現,在年齡25歲以下,擁有大學學士學位的美國年輕人中,有大約150萬人在2011年沒有工作或未充分就業,佔全部大學畢業生的53.6%,而在2000年這個比例是41%。
專業決定就業,實用性專業受歡迎
在美國,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從事簡單工作,而不是需要一定知識和技能的工作。去年,大學畢業生從事侍應生、酒保和餐飲助理工作的10萬人,擔任接待員、薪資管理人員等辦公室職位的16.3萬人,擔任收銀員、零售店員和客戶服務員的12.5萬人;而擔任工程師、物理學家、化學家和數學家的有9萬人,從事電腦專業工作的10萬人,擔任工程師的8萬人。
這也與美國政府今年3月公布的預測相吻合,在2020年之前將提供最多就業機會的30個職業當中,只有3個須要大學文憑或更高學歷,分別是教師、大學教授和會計師。大多數就業機會是在零售銷售、快餐和駕駛卡車等不需要高學歷的行業。
不過,並不是所有專業的大學畢業生都『前景慘淡』,一些實用性強的專業在就業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美國東北大學就業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魯·薩姆說,選擇專業對就業影響最大。據悉,人類學、哲學、藝術和人文科學的畢業生最難以找到適合他們教育水平的工作;護士、教師、會計或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則最有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不借錢上不起學,畢業後助學貸款成負擔
傑裡·麥肯納是馬裡蘭州一所大學的高年級學生,專業是人文科學。麥肯納對記者說:『我有很多朋友大學畢業後沒法找到合適的工作,只能在加油站、快餐店等地方打工。我馬上就要畢業了,非常擔心就業前景。我大學四年共欠了3萬美元助學貸款,如果畢業後只能找到10美元一小時的工作,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去年底,一份來自美國『大學入學與成功學會』的學生債務報告顯示,目前全美大學畢業生中,有2/3的大四學生在畢業時負債,負債額度從950美元到55250美元不等。2010年的美國大學畢業生人均負債達到25250美元。學生貸款債務總額已突破1萬億美元,超過了信用卡債務總量,成為美國人第一大債務負擔。
現在,很多本科畢業生面臨學費不斷上漲和工作相當難找的雙重困境。『如果上過大學,平均收入一般來說會更高一些。但這並非適用於所有人。』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理查德·弗裡曼說。他指出,美國大學生貸款總額數目巨大,這一債務泡沫面臨破滅的危險,因為大批的學生由於失業或低薪,根本無力償還學生貸款。
投入和回報的嚴重失調導致學生貸款吹氣泡般膨脹,催生了『讀書無用論』。一些高中畢業生和家長表示,與其選擇上大學,不如早點進入社會參加工作。美國教育學教授理查德·韋德也建議說,一些人就應該放棄上大學,畢竟用20萬美元貸款換一個毫無用處的學位不如早點工作掙錢來得實在。
但是,美國政府卻極力保護學生償還貸款的能力,畢竟這威脅到美國在教育方面的全球領先地位。臨近美國總統大選,『學生貸款』也成為高頻字眼,不管是奧巴馬還是羅姆尼,都希望借此贏得年輕選民的青睞,從而為選舉注入關鍵動力。
奧巴馬最近馬不停蹄地走訪了北卡羅來納、科羅拉多和艾奧瓦州立大學,通過一系列演講造勢活動,呼吁國會批准延長即將到期的政府低息助學貸款。羅姆尼也不顧國會部分共和黨議員的反對,公開表態支持延長助學貸款計劃。有分析稱,延長助學貸款恐怕是到目前為止,奧巴馬與羅姆尼之間鮮有的觀點一致的重要選戰議題。(記者張暘)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