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時評
分析人士認爲,奧朗德的勝出反映了法國選民對經濟和社會現狀的不滿,渴望變革,而奧朗德高舉社會公正和平等均富的大旗展開競選順應了民意。
奧朗德的當選同時也表明,作爲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法國正在“向左轉”,將給深陷危機的歐洲帶來治理新理念,也將給世界帶來重要影響。
五年來,儘管薩科齊在國內強力推行的多項改革是必要的,但改革畢竟損害了許多民衆的切身利益,引起公衆的不滿。
雖然薩科齊在國際舞臺和歐洲危機處理上有所建樹,但對於更看重與切身利益相關的國內政策的法國選民來說,他們無法再容忍這樣的總統。
“反薩”有成效
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的上臺,與其說是社會黨17年後重新崛起,不如說是法國選民對執政黨執政不力的懲罰。
實際上,奧朗德在整個競選活動中均以“反薩科齊”爲主線,儘管他本人也沒有太多切實可行的政策主張。
奧朗德當選總統後,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目前,法國公共債務高達1.7萬億歐元、經濟增長几乎爲零、失業率高達10%、財政赤字及貿易逆差也都很可觀。奧朗德在競選中提出的很多施政方針其實都是難以推進的。
在國際關係方面,奧朗德仍將延續法國一貫的立場和做法,針對歐元區和歐洲一體化建設與德國緊密合作,在伊朗、敘利亞、蘇丹和西亞北非局勢上繼續法國原來的對外方針。
在對華關係上,奧朗德保持與中國發展各方面的良好關係是一個必然選擇。
(新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