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開欄
江西贛州疑現『人造豬耳朵』,市民懷疑是用明膠和塑料做成,不過,贛州有關部門的檢測結果至今『難產』。工商部門說,當地農業部門的一個檢測中心稱只能檢測是否是病死豬肉,不能驗明豬耳的成分;公安部門表示,贛州沒有單位可以檢測出豬耳朵的成分,只有南昌可以,但沒時間去檢測。
幾天時間過去,不僅檢測結果沒出來,豬耳朵攤販楊某也在繳納5000元罰款後被放出去了,取保候審。人們不禁要問,檢測結果何以如此難產?事情到這一地步,還有無交代?豬耳朵是否系人造,並非多麼高深的難題,一般人肉眼即能辨別出來的異樣,當地檢測部門似乎沒有理由檢測不出來。可見,檢測結果的難產並非難在技術水平不夠,而是有著更為復雜的利益考量。據報道,當地工商部門知情人士表示,相關單位不敢出具檢測結果,可能是擔心出了結果,有市場監管不力之嫌。其實,贛州當地有關部門大可不必過於遮掩,過於考慮自身的卸責、免責。要知道,食品安全無小事,那種習慣性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不僅不可能掩蓋事實,反而會釀成更大的災難性事件。『人造豬耳朵』能夠堂皇進入市場,且制假售假的脈絡也相對比較清楚,當地有關部門完全可以順藤摸瓜,刨根問底,徹底查清楚這只豬耳朵的來源和流向。避免其流向更多渠道。豈能淺嘗輒止,只是查扣了一些豬耳朵、罰了一些款,甚至連檢測結果都一拖再拖、草草了事?豬耳朵已經擺在那裡,當務之急不是推脫與回避,而是應該本著為民眾高度負責的態度查缺補漏,從各個環節摸清豬耳朵危害途徑及可能涉及的渠道,加大違法成本的處理,給公眾一個明確的答復。
不得不說,某些部門即便給出檢測結果,某些專家即便給出權威說法,也未必能令群眾信服。如前段時間的『人造雞蛋』風波,廣東省湛江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檢測說是真雞蛋;專家認為,在長期低溫等環境作用下,蛋黃、蛋白也可能會變質凝固,可能會產生彈性。但人們還是對『熟蛋黃用力狠摔也摔不爛,還能蹦高40多厘米』存疑。對此,有人將老百姓說成是『老不信』,卻回避了有些結論與表象是否真的可信,以及某些行政者與御用專家的行為是否符合行政與專業道德規范——一些行政者試圖逃避被追究不作為與失職之責,對一些嚴重問題選擇掩蓋子;一些專業人士拜倒在問題權力者的腳下,將對科學真理的維護拋到九霄雲外,而是『領導讓咋說就咋說』。當然,一些專家究竟是成心胡說,還是專業能力不足,也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像在地溝油事件中,曾有專家斷言『將地溝油去雜質、去異味偽裝成食用油在技術上做不到,也不夠成本』,而現實則給予這種瞎掰響亮的耳光。當一些所謂的權威闢謠反而被證實是謊言與扯淡,怎能不令公眾失望?『人造豬耳朵』究竟是怎麼回事,江西贛州有關方面尚無說法。即便當地給出說法,會不會又成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自說自話?
有網友稱陝西安康市高新區管委會主任的座駕為一輛百萬元的進口轎車。對此,管委會回應稱,該車為工作需要統一調配,沒有配備給領導個人具體使用。
根據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制訂和發布《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該管委會只能按照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的標准配車,即『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發動機排氣量不超過1.8昇,價格不超過18萬元,其中機要通信用車發動機排氣量不超過1.6昇,價格不超過12萬元』。現在,他們配備百萬元的進口車,價格超過國家規定的5倍,這種是嚴重違規的做法。事實上,『中央國家機關除了部長級別的乾部配有專車之外,廳局級乾部基本都沒有配備專車,如果需要用車辦公事,只要打報告到車隊調度就可使用』。安康市高新區管委會如果真的給主任配備了專車,只能是在配車對象和配車標准上雙重違規。而由所屬企業購車給上級機關使用的做法還是違規的。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條例》第三十條規定,『不得借用、佔用下級單位或者其他單位的車輛,不得接受企業捐贈的車輛』。對於佔用下級單位車輛,同時又是超標配備的車輛應該怎麼辦?《機關事務管理條例》第三十條說得很清楚,『超編制、超標准配備的公務用車』『增加高檔配置或者豪華內飾的公務用車,由本級政府公務用車主管部門收回和處理』。總之,違規配車問題應該有人來管,違規所配的車必須按照規定處理,不能因為通過糊弄公眾平息輿論就可以堅持錯誤。
如果說部級乾部『標配』奧迪A6轎車是常態,一般公務車執行『排氣量不超過1.8昇、價格不超過18萬元』的購置標准,那麼售價在20多萬元的車型的地位應該很尷尬,也就無法成為公務用車的主力。事實又是怎樣?放眼公務車市場,最常見的就是大眾帕薩特或邁騰、本田雅閣、豐田凱美瑞、別克君越或君威這幾種車型,這些車最低配置的排氣量都在2.0昇以上,價格也都在20萬元以上。應用渦輪增壓技術,一些1.8T或1.4T的車型看上去『符合規定』,但此類車型的實際功率和性能與2.4昇與2.0昇排量車型相當,價格也不會低於後者。所以,超標配置公務用車,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違規。許多公車明明超標,卻依然馳騁在大街小巷,恐怕也應了那句『法不責眾』。另一方面,相關法規中,對於超標購置公車的責罰,也難掩輕飄。超標花公款的本質是什麼?一方面是浪費納稅人的錢財,另一方面是供權力者享用,這本身就是腐敗。對於公車腐敗,坊間已然抨擊了很久,但有多少乾部因公車腐敗蹲監坐牢?貪污幾十萬元進局子,購置百萬元豪華公車『沒事』,不僅僅是吊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