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汪志傑《恆河之舟》紙本鋼筆水彩46x65cm2011年
-王維新《地下宮殿》50x65cm銅版蝕刻1981年
-王維新《行色匆匆》55x75cm紙本水彩2010年
-方廣泓《布拉格夜景》70x80cm亞麻布水彩2012年
-方廣泓《荷蘭小景》60x50cm亞麻布油畫2009年
-汪志傑《橫斷山下的金秋》油畫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而又非常有意義的組合:三位不同年齡、不同學術背景、不同領域的畫家突然走到了一起,又突然以各自的領域為基礎,在向水彩畫領域的跨界伸入中,以極端的專注與熱情創造著屬於他們自己的視覺樣式。創新成為他們的共同立場和宣言。 ◆趙抗衛
汪志傑先生可以說是中國目前還在創作的油畫界最老資格的前輩了。1949年他在徐悲鴻先生支持下赴北京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當時叫國立北平藝專),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美術學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和自己培養的大學美術教師。1991年至1997年汪志傑教授旅法,開始第二次的創作高峰,多次在日本、中國香港舉辦畫展,1992年還參加了巴黎國際藝術城舉辦的36國大展。
汪先生的油畫色彩絢麗、用筆嫻熟嚴謹、造型渾厚准確。三十年來,自然主義的寫實風格始終貫穿著汪先生的油畫作品,90年代以後,汪先生的繪畫透出更多的生活氣息和青春活力,表達出畫家在經受大苦大難後廣闊而溫暖的情懷。
王維新先生是中央美術學院的教授,是有國際影響的傑出的知名銅版畫家和水彩畫家。在中國銅版畫和水彩畫領域裡處於領軍地位,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水彩》編委。王教授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裡,由文化部派往法國作訪問學者多年。
他在研究歐洲繪畫時,把印象派強烈表現性的色彩造型方法與中國文人畫的水墨寫意因素吸收到了自己的水彩畫創作之中,因而他的作品不僅糅合了中與西,也糅合了傳統與現代。而在水彩畫上明麗的水彩色與濃淡相間的墨韻交織在一起,有反復渲染、層層相疊的渾厚,有筆調輕快、色層稀薄的松動,還有不著一筆而妙趣橫生的空靈。在他的版畫、水彩畫和素描速寫中也體現著他在素描造型、色彩感覺和各方面修養的雄厚根底。
方廣泓先生,是巴西著名的華裔油畫家。他出生在上海,1985年赴巴西定居,1987年在巴西聖保羅國家美術館舉辦個展,之後不斷在巴西各地及美國,日本等地舉辦個展或聯展。1991年榮獲巴西國家文化藝術勛章及獎狀。
方廣泓先生24年旅居巴西的生活經驗,使他的文化視野更具開闊性,與生俱來的東方精神文化情懷被悄然注入了率性奔放的南美文化氣息,這個以桑巴舞和足球自豪的國度顯然深刻影響著方廣泓的文化個性,使他萌生出一股火辣而新奇的力量。所以他的畫充滿著異國情調,色彩斑斕靚麗,用筆狂放不羈、重意境而不拘形跡,畫面濃重,清逸交錯。
這次作品展由譚根雄老師策劃,命名為『2012·轉折』(今天下午在上海圖書館開幕)。既有這三位畫家原來成名時不同畫種的作品,如汪志傑、方廣泓的油畫和王維新的銅版畫,又重點展出他們最近創作的水彩畫,使我們能看到他們各在兩個畫種中游刃有餘的借鑒和轉變。(作者為『2012·轉折———汪志傑、王維新、方廣泓作品展』藝術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