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地磚略微滲水,俞林豐(左)及時調派工人維修
震後4年,上海對口都江堰的援建項目早已全部完工。由於許多項目未過2年質保期,100多名援建者還在都江堰堅守。 2010年9月,援建大部隊撤離。上海建築科學研究院和都江堰市建設局合作成立上海援建工程維修保障聯合辦公室,統籌指揮。辦公室負責人張建軍介紹,上海援建指揮部撤離前提出,援建項目在質保期內,由參建單位留守專人,現場負責維保。直到2012年9月前,最後一個項目通過質保。
及時搶修,專業培訓
上海建工集團第四建築有限公司留守者俞林豐介紹,地面沈降,水壓不穩,餘震頻發……都可能引發瑣碎毛病。『不管是水箱浮球壞了,走廊地磚裂了;還是局部牆面霉變、滲水;或斷電、爆水管,都必須在最快時間內搶修。』
俞林豐補充說:『四建援建的醫療中心工作人員不熟悉機電設備,上海工程師便特意編制技術調試分析手冊,專為院方維修人員「開小灶」,系統培訓2個月。』俞林豐坦言,起初,對方比較依賴上海援建者,如今已能基本承擔維修職責。
『每次聽到使用方維修人員說「你們上海援建隊伍走了,我們可怎麼辦啊」,我就特別著急,希望在質保期結束前,盡快把專業技術和維修保養方法,都教給他們。』
留守四川,只為奉獻
質保期內出現質量問題,援建方一般都會及時解決,但也有例外。因為有的問題並非建設方造成。比如,一名業主入住後裝修,大幅調整水管設置,引發故障。他和兩名質保工人私下協商,願出500元維修費。『修到一半,業主反悔了,不願付錢,覺得這是援建方應該做的。』俞林豐解釋,屬於質保范圍的維修,居民都不用付一分錢。工人也不乾了,當即停工,去找俞林豐評理,卻遭老俞當場批評:『既然答應了人家,就應該修完。我們留在這裡,不是來賺錢的,而是來為居民解決問題的。』
『人家不知道的,會以為是上海援建者向當地百姓要錢,沒要到,就只修一半。你們的行為,不是等於在傷害上海和都江堰兩地感情嗎?』
親人患病,無暇照顧
2010年初,俞林豐的兒子做肛?手術,住院一個月,快出院前纔等到父親回滬探望。2011年春節前,年近八旬的老母親在上海家中不慎摔傷,骨折引發嚴重褥瘡。『過年過節,必須有人值班,留守人員輪流回上海。』當時俞林豐在四川,心急如焚卻只能乾著急,一度引發耳鳴,但只能讓親友幫忙。
今年春節,母親去世,身為家中唯一的兒子,俞林豐陪老人走過最後一程。『如果不是過年,我肯定沒辦法見母親最後一面。』
2010年9月,確定留守時,距離老俞退休只剩一個多月。退休後,他還留在四川發揮餘熱至今。『來都江堰將近4年,很高興能在這裡,為職業生涯畫上一個圓滿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