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期登場:《去遠方長大:帶著兒子走川藏》 (雲南人民出版社)彭凌雲著
為了讓體弱多病、做事拖沓的兒子真正體會到困難和壓力的滋味,去除身體和性格弱點,重慶爸爸帶著9歲的兒子,沿川藏線從重慶到拉薩,開始了一場不同尋常的天路騎行。
從重慶到拉薩,2553公裡,最高海拔5013米,海拔落差3000多米,一個9歲的小娃娃需要怎樣的艱辛和毅力纔能到達終點的布達拉?《去遠方長大》點滴記錄了這次賺足了網友感動的成長之旅。
有時候我想,是不是因為現在的生活太好了,孩子們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沒有吃過苦,以為所有的東西唾手可得是理所當然,無法理解所有的問題都需要自己學著解決。我曾經騎行在川藏線上,那裡的小孩子們向我圍攏來,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鉛筆有沒有?在涼山深處,孩子們在晨光暮色中驅趕著大群的牛羊;在貴州山區,幾歲的小女孩在烈日下幫著爺爺在地裡采摘成熟的萬壽菊……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那是因為窮人家的孩子們必須面對現實,必須通過努力纔能爭取到自己想要的。
修修,爸爸知道,你總有一天要成長為真正的男子漢。而在你的成長過程中,就讓爸爸陪著你一起經歷外面的風風雨雨,親身體驗坎坷和苦難,品嘗這個世界的所有果實吧。
七月八日,我們預定的出發日。
這天我起了個大早,時針還沒挪過七點,天空已密密麻麻地積滿了雲:天氣預報說了今天將有暴雨。我稍微猶豫了一下,但隨即就把這念頭硬生生地壓了下去:就算我們能躲過這一天的雨,難道還能躲過日後所有的日曬雨淋?
我搖醒了正在酣睡的修修,小家伙並沒有意識到今天有什麼特別,睡眼蒙?地晃著小腦袋洗漱完畢,然後換好衣服,跟著我出發了。
為了讓修修適應騎行生活,早在出發之前的半個月,我就開始對修修進行訓練。
這段路雖不過幾公裡,但一路上修兒喘得非常厲害。修修是好樣的,完全沒有任何打退堂鼓的意思,非常爭氣,這一路真的沒有歇息。他艱難地堅持著,一直到距離坡頂不到五百米的地方纔終於橕不住停了下來,俯下身子吐了一地。
過了銅梁就是潼南,路過小渡鎮時,我們拐進鎮子吃午飯。飯館的老板娘聽說修修要隨我騎去成都,忙喚自己的兒子出來看一看『騎車上成都的小哥哥』。
離開潼南,也就離開重慶了,修修有生以來第一次靠著自己雙腳的踩踏離開家鄉。
我放慢速度,一邊騎一邊跟他說話:『騎車很辛苦是不是?』修修點點頭。我說:『所有取得偉大成就的人,都經過了很艱苦的磨煉,比如王獻之,練字寫完了十八口大水缸的水,終於成為大書法家。』
見他亦是似懂非懂,我只好又說:『不是有一首歌是這麼唱的嗎?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這回我的歌聲還沒落地,修修馬上接口唱道:『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
我們一邊騎,一邊望著天空的晚霞。突然修修大叫起來:『彩虹!』
我扭頭一看,啊,雙彩虹!
我們一直等到彩虹消失,纔依依不捨地離開,心頭很久都蕩漾著不可言說的興奮。我問修修:『今天又淋雨,又曬太陽,還騎得那麼累,但是看到了彩虹,你說值不值得?』修修很肯定地點點頭,『值得!』
兒子,有你這一句『值得』,爸爸立刻覺得心裡的天都亮了。
明天請看:在路上成長在路上修行
1
給孩子一個外面的世界
彭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