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達陝高速『秦巴通衢』。
萬源市八臺山雲海。
4月12日,達陝高速通車。
萬源站日均車流量達2200臺(次),最高達3000臺(次),破萬源交通日流量歷史紀錄;『五一』小長假期間,萬源市旅游接待4.46萬人次,同比增長6.6%;旅游收入1080萬元,同比增加13%。這是今年4月12日達陝高速公路正式通車後,有關萬源的兩組數據。
穿越天險,築就輝煌。從『秦川鎖鑰』到『秦巴通衢』,達陝高速徹底改變了千百年來萬源封閉落後的交通條件,萬源必將以一種更加開放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在『高速』前行的新征程中,一個滿懷憧憬、追求趕超的萬源,正蓄勢待發,噴薄而來!
戰略推動:
達陝高速帶來三大『區域效應』
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區位條件,萬源以前的形象多是一個閉鎖的小縣(市),豐富的資源囿於交通條件,開發利用受到
嚴重影響。如今,達陝高速正式通車,為萬源發展開闢了一條『黃金通道』,更帶來了三大『區域效應』,一是使萬源與外界特別是秦巴地區資源互補提供了機遇,二是為萬源提昇發展能力創造了條件,三是為推進區域合作架起了橋梁。
『區域合作是當今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要推動萬源發展,必須深化區域合作,實現優勢互補。』達陝高速開通,讓萬源市委書記王成軍謀劃更遠,萬源在繼續推動『融入成渝經濟圈』戰略的同時,將大力推動『北向開放』戰略,特別是達陝高速讓萬源與北向區域聯系更加緊密,這為異地攜手共進、共謀發展創造了快捷的渠道和平臺。
達陝高速改變了萬源與成都、重慶和西安、武漢等西部大中城市經濟圈的時空關系,完全融入南上北下3小時經濟圈。
萬源市市長吳曉勇說,萬源與陝西(西安)及秦巴地區其他縣市在資源稟賦、經濟狀況不盡相同,但各有優勢和特色,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各地在市場需求、產業對接、資源整合、人纔交流等方面有著較強的互補性,合作和交流空間十分寬廣。
資源開發:
『交通經濟』助推特色產業發展
達陝高速通車,萬源融入達州、安康『1小時經濟圈』和西安、重慶『3小時經濟圈』,成都、武漢5小時經濟圈,『萬寶之源』的誘惑從未如此之近。八臺雲海,龍潭漂流……觸手可及!
『萬源豐富的紅色資源文化和生態旅游資源與西安厚重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相得益彰。』萬源市旅游局局長任泉說,『通過達陝高速公路的聯接,「萬源——西安」線路成就了更多國內外游客的完美之旅,萬源旅游前景廣闊。』為迎接四面八方隨高速開通而來的大量游客,萬源已提早行動。目前,4A級紅軍公園一期工程業竣工,二期即將上馬;總投資20億元的5A級『八臺山——龍潭河』風景名勝區正加緊建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花萼山,省級『森林公園』黑寶山旅游線路也逐步完善。未來五年內,萬源將全力打造『川陝夏都,養生天堂』。萬源市大地旅行社經理羅衛東說,為充分利用萬源獨特的戶外旅游資源,該社
已經制定了旅游精品線路,還為驢友量身定做了自助游精品線路。
萬源舊院黑雞、富硒雀舌、生態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早已是聲名遠播,隨著達陝高速開通,特色農產品將成為『交通經濟』的『香餑餑』。萬源市農業局負責人說,為充分滿足市場需要,萬源計劃到『十二五』末,全市發展舊院黑雞逾千萬只,到2015年力爭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比重達65%以上;同時,建設20萬畝優質富硒茶葉基地,培育川東北地區馬鈴薯最大商品薯和種薯基地,促進中藥材深加工和產業化發展;整合區域資源,努力建設秦巴富硒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和大巴山山貨交易市場各一個。三年後,萬源市將建成富硒食品生產基地50萬畝,培育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10家以上,申報無公害農產品品牌10個,有機農產品認證8個,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5個,創中國馳名商標2個,省名牌產品3個;加快建立全市富硒產業倉儲、運輸、餐飲等相關產業,實行產業互動,提高富硒產業效益,使富硒農產品產值佔70%以上。
城鄉統籌:
堅持因地制宜實施『高速』聯動
為適應『高速時代』的需要,萬源按照『一河、兩岸、三山』總體布局,確立建設山水森林城市的形象定位和秦巴山區商貿旅游基地的功能定位,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養、宜游』的現代城市。到2015年,爭取主城區面積達到18平方公裡,常住人口達到20萬。同時按照『帶狀延伸、組團拓展』的思路,擴展城市空間,把白沙、官渡、青花等周邊重點鎮納入城市組團,基本形成中等城市框架,建設秦巴山區區域中心城市,增強對周邊縣市的集聚和輻射功能。
達陝高速公路穿越萬源市七個鄉鎮,總長63公裡。為搶抓區域發展格局新變化的千載良機,該市對高速公路沿線鄉鎮提出了『大路帶小路,大路帶項目,大路帶產業』的發展戰略。
白沙鎮以適應『高速經濟發展』為目標,按照縣城建設標准和5萬人以上規模規劃,完善功能擴容昇級,建成萬源次中心;鐵礦鄉圍繞建設萬源『南大門』的區域定位,結合地處八臺山國家級地質公園、花萼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龍潭河風景區接合部和必經之地的區位交通優勢,強力打造秦巴旅游接待中心和旅游交互『黃金區域』;茶埡鄉利用達陝高速過境地帶和毗鄰中心城區的雙重優勢,深度打造邱家坪鄉村旅游度假區,搞好大學生創業園區建設,大力發展舊院黑雞和無公害蔬菜等特色產業,把茶埡建成萬源的後花園和達陝高速公路的『憩息式』觀光點;官渡鎮是達陝高速北向入川的第一站,境內還有210國道以及302省道,借便捷的交通,打造成全市最大的交通物流基地和建材工業基地等。
除了打造好高速公路『風景線』,萬源還借機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加緊煙霞山民俗景區、玄祖殿戰斗遺址、東林山森林公園、大竹河漂流等各景區開發建設,全力支持配合城(口)萬(源)快速通道和萬(源)通(江)高速公路規劃建設。為滿足『高速時代』各地對萬源富硒農產品的需求,萬源還把非高速公路沿線鄉鎮作為富硒農產品後方生產基地和對外輸出的『補給站』,將一條隱性的『經濟高速公路』延伸到全市每個鄉村和角落,從而拉動全市經濟社會全面快速發展。王永明華西都市報記者李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