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5月15日,在法國巴黎的總統府愛麗捨宮,奧朗德就任總統後發表講話。
|
奧朗德15日正式就任法國總統。大選期間,奧朗德曾做出一系列承諾,如今正式就職,其開出的眾多“支票”能否一一兌現引發外界關注。中國前駐法大使蔡方柏認為,如今法國形勢嚴峻,經濟持續低迷,奧朗德的競選承諾若要實現定會面臨多重挑戰。
反對緊縮,
欲重談“財政契約”
奧朗德承諾,當選總統後會要求重新就歐盟“財政契約”談判;同時,他不贊成在法國推行財政緊縮政策,無意大幅削減公共開支,將刺激經濟增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這與歐洲應對債務危機的主流措施不符,同時與德國主張相矛盾。
對此,蔡方柏認為,奧朗德在競選時並非完全否認財政緊縮措施,而是在緊縮措施上提出推動經濟增長。就重新談判“財政契約”問題,奧朗德采取妥協的可能性很大。盡管有不少媒體熱議法德定會產生分歧,但無論左翼還是右翼執政,法國都不會打破“法德軸心”的傳統。
對富人增稅,
增加就業崗位
奧朗德在競選時提出兼顧社會公平。他做出的承諾包括改革退休制度,考慮提高最低工資標准,為年輕人創造15萬個就業崗位。而為增加政府收入,他還提出向年收入超百萬歐元的富人課以重稅。
蔡方柏指出,奧朗德的這一競選承諾其實回旋餘地很大。提高最低工資標准、創造就業崗位是目標,但實現時間和方式至今沒有明確措施。奧朗德會采取措施盡力實現,但最後能否達成承諾目標還很難說。蔡方柏預測,奧朗德今後很可能和僱主協會、工會之間就增稅幅度、提高最低工資等問題進行協調,化解國內矛盾。
不顧美國不滿,
提前從阿富汗撤軍
奧朗德對法重返北約和增兵阿富汗一直持強烈反對態度。專家認為,作為左翼領導人,奧朗德在外交上會更加遵循戴高樂主義路線,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不會退出北約。此外,蔡方柏認為,法國具體何時撤軍並不會過多影響法美關系的發展。
蔡方柏稱,法美在應對新興大國崛起的立場上保持一致,但在面對歐債危機等方面有較大分歧,這也是法美矛盾的關鍵。美國應對歐債危機並不積極,因歐元崛起勢必挑戰美元地位。這是法美不可避免的矛盾,不會因領導人更迭產生變化。
加強中法關系,
堅持“互惠”原則
奧朗德承諾,當選後將加強法國與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大國的聯系。有分析稱,奧朗德雖對中國缺乏了解,但已充分意識到法中關系的重要性。蔡方柏表示,奧朗德在勝選後即會見中國駐法大使孔泉,也表明了他對中國的重視。不過,蔡方柏也表示,奧朗德會更注重謀求法國的大國地位。由於他對中國不太了解,執政風格與薩科齊不同,其所屬的社會黨對人權等問題比較重視,因此中法關系需要一段磨合期。也許奧朗德在執政後,中法關系會走一些彎路,但最終仍會回到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道路上來,實現兩國“共贏”的局面。
奧朗德15日正式就任法國總統,並於宣誓典禮結束後,火速前往德國,首次正式會晤總理默克爾。“默朗德”預計將討論於歐盟財政新約中加入增長措施,旨在消除兩國對歐洲經濟政策的分歧。
在現行的歐盟財政新約中,德國主張透過緊縮和改革,減少財赤改善經濟,但奧朗德認為新約應加上“增長條款”。這一主張也得到了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的支持。但默克爾上周幾乎每天都在重申,新約經歐盟其中25個成員國簽署,並已在部分國家通過,是不能改變的。
雙方還可能就泛歐債券出現衝突,奧朗德認為此舉可解決部分歐債危機,默克爾則擔心會令德國負擔加重,堅決反對。兩人在歐洲央行的角色上亦有嚴重分歧,奧朗德認為歐洲央行應更積極參與解決危機,德國則堅持歐洲央行的獨立性。除了歐洲事務,奧默二人亦就阿富汗問題有不同看法,奧朗德主張盡快撤回駐軍,默克爾則認為國際部隊應維持駐守至2014年。由於兩人在多個議題上意見相左,因此兩人的首次會晤引發媒體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