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搭載著『龍』飛船的『獵鷹9號』火箭 圖IC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一艘『龍』飛船19日最後一刻取消發射,原因是火箭發動機出現故障。已經開始倒計時
這艘『龍』飛船原定當天發射昇空,攜帶大約半噸補給物資飛往國際空間站。但搭載飛船的『獵鷹9號』火箭正准備發射時,計算機發現9臺發動機中的一臺發動機燃料室壓力過高,隨即取消發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直播當時已經開始倒計時:『3,2,1,0,起飛……取消,沒有起飛。』
國家航空航天局說,下次發射窗口出現在22日凌晨。如果發射成功,將是私營企業首次為國際空間站提供物資補給。
對接過程較復雜
按照設定程序,火箭飛行約10分鍾後,『龍』飛船將進入距地面300公裡處,展開太陽能電池板,檢測導航系統,隨即開啟自身推進系統,『追趕』國際空間站。昇空約75小時後,飛船有望『追上』空間站。
與俄羅斯飛船自行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不同,『龍』飛船對接過程相對復雜。它將首先『貼』在空間站以下大約10米處,空間站宇航員隨後用機械臂捕捉飛船,將它與空間站『和諧』號節點艙連接。
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和人員先前全部由政府機構負責,2011年美國航天飛機編隊退役後,研發新一代飛船的任務交給私人企業。
『大蛋糕』引發競爭
飛船研發成功後,將為研制方帶來滾滾財源。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預計將收獲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的巨額合同,市價大約16億美元,執行至少12次貨物輸送任務。
除貨運飛船外,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還獲得國家資助研制載人飛船。波音、藍色起源、內華達山公司也加入競爭,爭奪這塊『大蛋糕』。
美國眼下借助俄羅斯載人飛船運送宇航員,每個席位支付6300萬美元。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2015年發射載人型『龍』飛船,可搭載7人,每個席位2000萬美元。
韓建軍(新華社供本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