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本市啓動打擊無證行醫宣傳週活動,向市民介紹如何識別“黑診所”、無證行醫的表現形式及其危害。此外,市衛生監督所將於下季度針對全市無證行醫點和人員名單展開市區兩級聯動執法行動,打擊“黑診所”。
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張宏告訴記者,無證行醫者一般租借臨時掛牌或不掛牌的場所,診所沒有規範的機構名稱。診所內的設施極其簡陋,有的混雜在生活區,環境惡劣。無證行醫者有打針、輸液、賣藥、接生、拔牙鑲牙等行醫行爲。還有些無證行醫者將攤位擺到了早市集貿市場等地。此外,在藥店內使用儀器進行診斷、抽血化驗的行爲;在社區、農村以“義診”名義,藉以推銷保健品和藥品的行爲均屬於無證行醫。
爲了打擊無證行醫,本市出臺了《打擊無證行醫聯動執法工作實施方案》,計劃本年度開展全市集中聯動執法行動兩次,市區聯合打擊清理長期頑固存在的無證行醫“黑診所”和區縣交接存在管轄爭議地區的無證行醫“黑診所”。查處過程中,將加強對藥品來源調查,涉嫌銷售假藥、劣藥行爲的,通報同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第一次聯動執法將於下個季度展開。 那麼市民該如何識別“黑診所”呢?張宏介紹,開辦醫療機構行醫,必須依法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並懸掛於明顯處。“黑診所”不能提供有效的該許可證,無證行醫的人員不能提供《醫師執業證書》。“黑診所”多將藥品放在“診所”外的其他地點,躲避查處。同時,本市個體診所均不具備開展接生、人流、手術和性病診治的資格和條件,宣傳或從事上述診療業務多爲“黑診所”。衛生監督部門建議市民主動抵制到“黑診所”就醫,如果發現無證行醫行爲,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舉報,衛生監督部門將依法予以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