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日,來自國防科技大學、湖南省軍區等單位的200多名現役官兵代表齊聚163醫院,參與駐湘部隊無償獻血暨『6·14』世界獻血者日宣傳活動,現場無償獻血13萬餘毫昇。朱華周仁繆輝楊笛攝影報道
本報訊(記者匡春林通訊員熊軍)『21年,獻血86次,累計總量63134毫昇,相當於13個成人全身的總血量,寧鄉人劉海沙成為目前長沙獻血量最多之人。』昨日是第9個世界獻血者日,長沙舉行名為『敬禮,英雄』的感恩盛典,千餘無償獻血英雄、集體受到表彰,劉海沙等347名市民分獲2010-2011年度長沙市無償獻血奉獻獎的金、銀、銅獎。省衛生廳副廳長陳小春、副市長夏建平等為獲獎者頒獎。長沙有愛
無償獻血人數由4.5萬昇至13萬
今年初,因長時期的低溫雨雪災害天氣等影響,全市日均采血僅幾十袋,長沙隨即啟動臨床供血應急響應。響應發出僅1天,湖南省公安消防總隊新訓團290餘名官兵無償獻血近1萬毫昇,熱心團體、單位、市民紛紛積極參與,確保全市血液庫存,臨床供血應急響應很快解除。
『目前省會長沙有150餘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每天要500餘袋血液輸送給臨床救治的病人,但長沙卻至今沒有出現過「血荒」。』長沙血液中心主任王雙林分析,這一奇跡背後顯示的是長沙有愛。
長沙無償獻血者愛的氛圍有多濃烈?看一組無償獻血的數據或許可知曉一二: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短短4天內,長沙預約獻血市民超過萬人,各個獻血點市民冒著烈日排隊獻血,並在全市創下2156人次的單日最高獻血記錄;自2006年以來,長沙100%實現自願無償獻血;從2004年到2011年,全市無償獻血人數由4.5萬上昇到13萬餘人次,每百位長沙人就有2位無償獻血者,采血量由15噸上昇到43噸,采血量和獻血人次位居全國所有城市前十位。
長沙有情
一家三代12人獻血近10萬毫昇
獻血次數高達83次的『獻血英雄』劉海沙1年中最多時捐獻機采血小板12次,最少6次,在其帶領下,妻兒均加入定期無償獻血的行列,妻子的無償獻血次數已累計30餘次。在奶奶李天榮的帶領下,一家三代12名成員無償獻血近10萬毫昇,相當於300人集體獻血一次,這個熱心的家庭也被稱作『長沙第一熱血家庭』。
『在無數的無償獻血者中,有這樣一群長期固定獻血者,雖然他們來去匆匆,但熟悉的面容卻常常讓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倍感溫暖。』王雙林介紹,正是因為有無數『劉海沙們』、『長沙第一熱血家庭』這樣的心中有情、牽掛他人的愛心人士的定期獻血,纔能更有效保障城市的生命之源。
有數據顯示,在如今遍布全市的15個以上的獻血車(屋)裡,越來越多的市民會選擇在生日、節日、結婚日等特別的日子裡,以無償獻血的方式作為紀念;固定獻血、多次獻血、單次獻血量達400毫昇的無償獻血者也在逐年增多。特別是自2006年啟動的『我為祖國獻熱血活動』每年國慶期間如期舉行,已有1.3萬人參與,獻血量累計超過5噸。
長沙有義
熊貓俠奔走各地愛心接力
今年4月,稀有血型的法國籍洋媳婦賽琳娜的長沙家人發出稀有血型救助,不久後就收到了來自中華稀有血型公益聯盟志願者的響應。先後號召3次,在賽琳娜生產當日度過一個不眠之夜,17名主要由長株潭稀有血型志願者組成的『緊急備援隊』守候1月後終於得到好消息:賽琳娜生產順利,最終產下一個健康的混血兒娃娃。
『對我們來說,每一次的愛心接力救援,都是一次傳遞愛和溫暖的時刻。』中華稀有血型公益聯盟的團隊負責人許國棟多次組織、參與稀有血型患者的緊急救援,最遠的跨省救援甚至到了北京。目前,該聯盟已有省內群19個,聯盟成員超過4000人。
而來自長沙血液中心的最新數據也顯示,長沙稀有血型獻血者已逾2000人,僅去年參與市內及周邊地區的聯動救援近30次,其中2006年至2011年獻全血6次以上的稀有血型獻血者就達30人次,去年全市稀有血型的供血量較2006年已增加157%以上。
(相關報道見AA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