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濱海新區新港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在1000平方米的服務區,打造街道行政服務中心,實行“一口式、全業務”服務受理方式。本報記者 王濤 攝 |
天津北方網訊:寬敞明亮的街道辦事處,現代化的辦公事設備,功能完善的辦事窗口……作爲濱海新區民心工程重要項目,同時也是“強街強鎮”戰略的重要實物載體,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站)的建設正在新區的各個街鎮社區加緊推進中。年內,濱海新區將陸續開建14個社區服務中心,加上7個正在開工建設和6個已投入使用的社區服務中心,至明年上半年,新區範圍內的27個街鎮都將擁有統一標準的社區服務中心。自此,新區市民不出社區即可獲得職能代辦、勞動保障、文體活動、教育科普、司法援助等10餘個專項200多種免費服務。
設施
高水平建設
在濱海新區內,所有新建、改擴建的服務中心的內部設施全部達到了“1115”標準,即保證擁有1000平方米的便民行政服務大廳、1000平方米的文體活動中心、1000平方米的大醫院門診部,以及500平方米的綜治信訪服務中心。
據新區民政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新區各街鎮社區服務中心的建設過程中,除去因涉及小城鎮建設的漢沽大田鎮、楊家泊鎮、茶澱鎮和因企業管理的泰達街、渤海石油街以及早已建成使用的新港街外,其餘21個街鎮中心均已使用、正在建設或籌備建設中。
在社區服務站的建設中,目前新區已建設和正在啓動建設的社區服務站66個,其中有9個社區服務站已投入使用,有37個站已經封頂或正在建設中,另有20個站正在辦理開工前的各項手續,下半年將陸續開建。
服務
“一站式”流程
一大早,家住新港街的李大爺早早來到新建成的社區服務中心,同社區的老年人一起參加歌唱班的訓練。隨後,李大爺在一樓辦事服務大廳交話費,前後不到10分鐘就辦理完畢。“原來交話費得特意去營業廳或郵局,現在我來排練時就順道交了。而且我和老伴兒醫療保險等業務也是在這辦理的,要是原來還得到社保中心辦,社區服務中心真給居民帶來了方便。”新港街社區服務中心是濱海新區第一個現代化達標的社區服務中心,“一站式”的辦事大廳可以爲居民提供100多項服務,樓上的各種活動室爲居民活動創造了舒適的環境。
根據區域劃分,今後的新區居民可以到社區中心的便民服務大廳免費辦理申報低保、就失業、計劃生育、前置審批等150項業務。有能力的社區服務中心還將推行“全程代辦”服務,在衛生服務門診內,居民除可享受537種零差價藥品。新區還將委託大醫院在社區設立門診部,每日委派一名專家級醫生坐診,併爲行動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門服務。
管理
精品標準化
去年年底,濱海新區出臺了“街鎮行政服務中心集中辦理事項指導目錄”。在提高社區服務中心“硬件”水平的同時,新區民政部門注重“軟件”上的管理,推出服務設施“麥當勞”工程,引導社區管理朝規範化發展,使各項硬件功能物盡其用。
各街鎮行政服務中心要主動簡化流程、減少要件、壓縮時限,爲申請人提供快捷、高效服務。這樣,有力地促使各部門進駐服務大廳後能夠規範有序工作。他們按照“四獨立”的原則,即有獨立通道、獨立樓梯、獨立水電暖、獨立衛生間的要求,正在進行已建成的幾個中心大醫院門診部設置的整改工作,同時對新建的中心一律進行了規範化設計。
此外,街鎮下轄的居委會服務站基本具有“六室六站兩欄兩校一苑一家園”的服務功能。在裝修風格上格調基本統一,新區民政部門本着簡潔、明快、節儉、實用的原則,制定了《社區服務中心(站)服務大廳裝修實際控制導則》,對中心、站的內外標誌也進行了統一製作,做到各種導視系統和辦公用品風格統一。未來,簡潔明亮風格大方的社區服務中心站,不僅將成爲新區的一道風景,也將成爲代表新區的一張名片。本報記者孫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