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桂江立交橋下也被設置了水泥錐。記者陳楓攝
佛山橋底也有水泥錐誰建的、做何用均成『謎』
本報訊(記者張學斌、李傳智)連日來,關於『橋底建水泥錐防流浪漢』的圖片和由此引發的話題一直在網上發酵。昨日有市民向記者報料,稱在桂城桂江立交橋下,也被設置了水泥錐,時間長達數年之久。
這些水泥錐是不是為了防止流浪人員寄居橋底?對此,交通、市政部門均否認是自己建設,用途更不得而知。
現場:
橋底驚現水泥錐
桂江立交橋連接南海大道、海八路等城市主乾道,交通向來繁忙。昨日下午1時許,記者在桂江立交橋下的南海大道看到,3米多高的橋底下密密麻麻立著水泥錐,每個水泥錐高約10厘米,間距約10厘米,不要說坐躺在上面,即使是成年人走在縫隙之間也站不穩,水泥錐共約三四百個。
附近居民稱,桂江立交橋建成後就有這些水泥錐,『至少五六年』,沒人知道水泥錐用途。
市民:
不該這樣防流浪漢
『橋底建水泥錐防流浪漢』的話題引發了一場『城市對流浪漢該不該寬容』的討論。
『看流浪漢住橋底,心裡很不是滋味。如果水泥錐真是防流浪漢的,那真有些不應該。』市民容先生認為,建水泥錐『要花錢、不好看、還不易打掃』。
不過也有部分市民認為,一些流浪漢在橋底生火做飯,有安全隱患,還損害了城市形象。有市民對水泥錐安全性提出了疑問:『水泥錐建在人行道邊,晚上橋底光線很暗,普通市民走在上面摔了怎麼辦?』
『你要有錢,你會住橋底?』昨日,一名寄居在桂江立交橋下的流浪者如此反問記者。他自稱沒家沒親人,平時撿垃圾、打零工為生,租不起房子於是就住在橋底,幾張紙殼一鋪就成了他的『床』。
多部門均稱不是自己建的
這些水泥錐是誰建的,是不是為了防止流浪漢寄居橋底?昨日,南海區交通部門向記者表示,桂江立交橋屬該部門負責管理,但管理僅限於橋體,此次反映的區域並不屬該部門所建,也不屬該部門所管,可能屬市政部門負責。
南海城管(市政)部門則稱,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該市政道路歸桂城街道市政管理處管轄。而桂城市政管理處負責市政道路維護的負責人則稱,該處市政道路確實歸他們管轄,但水泥錐已建了很多年,他不知系哪個部門所建、目的為何。『可能是交通部門建的。他們建好道路後,再將管理權移交給我們的。』
線索提供:陳先生
獎金: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