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張先生的手被圖片下方的食人魚嚴重咬傷。
有『食人魚』出現在柳江河?沒錯,不僅有,而且還連傷了兩人。
7月7日下午,柳州市的張先生在柳江河白沙二隊附近親水平臺給小狗洗澡時,竟然被3條凶猛的
魚攻擊,其中一條魚突然咬住張先生的手掌不放。張先生忍痛將魚摔上岸,纔發現自己的手掌幾乎被啃掉一塊肉。
張先生之後將這條魚帶回了家,並在網上查詢其身世。經過上網比對查驗,張先生捕獲的這條魚竟然和產自南美洲的食人魚一模一樣。吃驚不已的張先生立即撥打電話給媒體,說有食人魚咬了他。記者起初還不太相信,趕到現場看到張先生那血肉模糊的手掌,纔不得不信。
之後,張先生的朋友吳某好奇,玩弄這條已經上了岸的魚,誰知這條食人魚不是吃素的,突然一口又將吳某的拇指咬傷,頓時鮮血直流。
一天之內,食人魚連傷兩人。這魚到底是什麼來頭?在網絡上,記者查到了和這條魚一模一樣的食人魚的資料。這種食人魚(英文
名:Piranha)俗名水虎魚、食人鯧,是南美洲食肉的淡水魚。它們通常有15厘米?25厘米長,最長的可達40厘米。食人魚具有尖利的牙齒,據說能夠輕易咬斷鋼造的魚鉤或是一個人的手指,非常凶猛。一旦發現獵物,往往群起而攻之。食人魚群可以在10分鍾內將一頭活牛吃得只剩一排白骨。當地人用它們的牙齒來做工具和武器。亞馬遜河、圭亞那河、巴拉圭河等河流是食人魚經常出沒的場所。
為何遠在南美洲的食人魚會出現在柳江河?據漁政部門透露,食人魚最早是作為熱帶觀賞魚被不法人士引入國內的,柳州的柳江河之前也發現過。近年來,廣西乃至國內不少江河均有發現食人魚的報道見諸報端,跟作為觀賞魚的食人魚流入自然界脫不了關系。
國內南方許多地方的氣候和亞馬遜河流域的氣候相似,而食人魚對環境的要求又比較粗放、繁殖速度快;另一方面,國內河流普遍缺少對食人魚自然制約的因素及天
敵。這種外來的凶猛魚種,一旦在某一流域達到一定的規模時,它們就會大量地『屠殺』水中其他的魚類,給當地生態平衡帶來嚴重的危機。
簡介食人魚
食人魚(又名食人鯧)棲息在主流、較大支流,河寬甚廣、水流較湍急處。在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食人魚被列入當地最危險的四種水族生物之首。在食人魚活動最頻繁的巴西馬把格洛索州,每年約有1200頭牛在河中被食人魚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婦女不時也會受到食人魚的攻擊。食人魚因其凶殘特點被稱為『水中狼族』、『水鬼』。成年食人魚主要在黎明和黃昏時覓食,以昆蟲、蠕蟲、魚類為主,
但其有些相近種只吃水果和種子。活動以白天為主,中午會到有遮蔽的地方休息。
成熟的食人魚雌雄外觀相似,具鮮綠色的背部和鮮紅色的腹部,體側有斑紋。有高度發達的聽覺。兩顎短而有力,下顎突出,牙齒為三角形,尖銳,上下互相交錯排列。咬住獵物後緊咬著不放,以身體的扭動將肉撕裂下來。牙齒的輪流替換使其能持續覓食,而強有力的齒列可導致嚴重的咬傷。文圖均據《南國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