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有海岸線的地方,就不乏有人在看海、聽海、品海。初夏的海邊令人神往,海風習習,天水一色,使人暫時忘卻了都市的喧囂和瑣事的煩惱,藍天、碧海、沙灘,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煙臺、青島、秦皇島展開一個短線遊,三五知己成羣結隊去看海,是個不錯的主意。
繽紛煙臺:蓬萊水域觀海市蜃樓
煙臺地處山東半島北部,依山傍海,煙波浩渺,風光秀美,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變幻莫測的海象、海市蜃樓的奇觀、八仙過海的傳說等,爲煙臺增添了些許神祕的色彩。煙臺山和酒文化訴說着煙臺的歷史;時遠時近的海上游艇、帆船點綴着海濱;海昌鯨鯊館也展現了海底霸主及海底世界的風采。
煙臺西邊75公里處就是聞名遐邇的人間仙境蓬萊閣,它是中國的四大名樓之一。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均在江南水鄉,只有江湖之水浩浩蕩蕩。而獨有蓬萊閣在江北,兼山海之勝,故被譽爲“山海名邦”、“人間仙境”。說到仙境蓬萊是因有海市蜃樓的奇景和八仙過海的傳說,海市蜃樓奇觀,是由於特殊的地理、氣候和水文環境出現的神奇莫測的自然景觀,最容易出現的時間是春夏、夏秋之間,但看到海市蜃樓的機會很少,2005年蓬萊出現80多年來最清晰的一次,持續兩個多小時。有了海市蜃樓的奇觀和八仙過海的美傳,在山東省“儒、岱、仙、海”四大旅遊資源體系中,蓬萊獨佔據仙、海合一的優勢。
多彩青島:憑海臨風看奧帆歸航
“帆船之都”青島,2008年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帆船比賽,賽後奧林匹克帆船中心成爲觀賞帆船賽事、體驗帆船運動、欣賞帆船文化的中心。在這裏可以近距離欣賞奧帆賽火炬,零距離感受運動員出航和歸航的壯觀場面,還可以手持奧運祥雲火炬,體驗奧運火炬手的神聖。
說到嶗山就會想到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蒲松齡多次以嶗山爲背景,孕育神話故事,也使得嶗山更爲神祕。嶗山太清宮始建於西漢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兩千多年,爲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之一,是嶗山最大的道觀。道教“返璞歸真”的內涵與嶗山自然生態互爲詮釋,渾然天成,偶爾還可看到“海市蜃樓”奇景。嶗山上,多奇峯異石、古樹清泉,如此的海上世外桃源,留給人們清新而悠長的韻味。
熱愛生活的人自然不會放過品嚐美食的幸福時刻。老青島人幾乎沒有沒去過劈柴院的,外地來青島的遊客也多去劈柴院尋覓小吃,爲的就是感受一下這裏的“碼頭文化”,品味老青島的美食。其實劈柴院原來位於江寧路,德國佔領青島之後在此修路,慢慢發展起來,原先是個“劈柴市”,名字由此而來。“人”字形內街,分佈着大大小小的館子、攤鋪,吃喝玩樂一應俱全。
韻味秦皇島:南眺大海北望長城
秦皇島是一個以“秦皇求仙”而得名的城市。有了“仙”就賦予這座城市休閒宜居的韻味,在半徑50多公里範圍內,集中了山、海、關、城、湖、溫泉、溼地、沙漠等旅遊資源。整個城市猶如一個“天然氧吧”,在氧吧裏不僅可以親身領略到萬里長城的雄偉神奇,感受到大海的波瀾壯闊,還可以體會到悠久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
“天下第一關”山海關因關城在山海之間而得名,建於明洪武十四年,是萬里長城東部起點的第一座重要關隘,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戰爭的風雲也爲山海關蒙上了一層神祕色彩。站在關下最引人注目的當數“天下第一關”的巨幅匾額,每字一人高,字跡渾厚雄健,蒼勁有力。站在樓上可俯視山海關全貌並南眺大海、北望長城,令人心曠神怡,爲之氣壯。
“老龍頭”坐落於山海關城南臨海高地上,這裏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老龍頭地勢高峻,有明代薊鎮總兵戚繼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猶如龍首探入大海、弄濤舞浪,因而名“老龍頭”,是長城中唯一兼有關、山、海、城等諸多景觀的絕佳之處。極目遠眺,海天一色,巨浪奔涌,氣吞海嶽,使人心襟大開,豪情滿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