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聞一,中國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研究員)
在當前紛繁複雜的國內和國際局勢下,俄羅斯需要一個顯示自己的海軍強勢和與美國及西方對抗的力量的行動。
普京總統在他的第一和第二屆任期內,就全力主張並推行一條強國愛國主義政策,這一政策的核心就是強國先強軍,強軍先強海軍。
這一政策實際上是普京繼承了俄羅斯帝國和蘇聯的強國方針和立場。彼得大帝曾說過:“任何一個只有陸軍的君主,他只有一隻手,而他如果有了海軍,他就有了兩隻手。”蘇聯時期,先後建立起北海艦隊、黑海艦隊、波羅的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並在世界各大洲大洋建起了海軍基地,因而一躍而成爲世界的海軍強國。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四大艦隊基本上處於癱瘓狀態,隨着歲月的推移,俄羅斯曾經有過的遍佈世界海洋的基地幾乎喪失殆盡。普京的執政就是從恢復俄羅斯的海軍力量開始的。早在2000年7月,普京在一次檢閱海軍演習時,就曾說過這樣的話:“俄羅斯如果希望在新的世界秩序中發揮作用,就必須擴大海軍艦隊的規模。”
事實上,從2008年開始,俄羅斯就陸續派出龐大的艦隊,重走蘇聯時期遠征海洋的線路(傳統的兩條路線分別是,向東是出太平洋,進入南美,向西是進入地中海,遠涉大西洋)。2008年11月,由“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爲首的艦隊出訪加勒比海、委內瑞拉等拉美國家。而2011年,另一支龐大的艦隊西去地中海。
就在上週的7月11日,俄羅斯一支以北方艦隊爲主、黑海艦隊爲輔,同時有波羅的海艦隊艦隻參加的艦隊遠赴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執行“作戰訓練任務”。
這次艦隊的主艦是參加過2008年南美之旅的“恰巴年科海軍上將號”。而艦隊出發的時間也選在一個特殊的節點上:敘利亞局勢緊張、各國爲解決敘利亞問題所困、俄羅斯堅持自己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之時;此外,還有一點十分特殊,那就是俄羅斯在海外的基地現在只剩下最後一個,那就是敘利亞的塔圖爾斯港。
從歷史的角度和未來的前景看,這支艦隊
出航的目的是要向世界表明:俄羅斯是個大國,他的艦隊已經有能力重新遨遊於世界海洋之上,有能力重建和獲取海上霸權的遠洋基地。其次,這次艦隊的出航顯然與敘利亞的局勢密切相關。有三個事實可以說明這個問題,一是,俄羅斯的艦隊將在塔爾圖斯港“加油和補水”;二是艦隊出發的同一天,正在英國參加“范登堡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的俄羅斯軍事技術合作局副局長就明確表示,俄羅斯將繼續履行向敘利亞提供防空系統和米—8直升機的合同。三是俄羅斯正在敘利亞的拉塔基亞港修建新的碼頭。俄羅斯艦隊在這一地區的出現要表明的是,它是解決敘利亞問題的不可缺少的力量。
此外另一個值得考量的因素是,目前俄羅斯黑海艦隊司令部的駐紮地塞瓦斯托波爾在可見的將來要交還給烏克蘭。俄羅斯迫切需要塞瓦斯托波爾的替換地,從俄羅斯傳出的一種說法是,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是最有可能的替代地。
普京總統剛剛開始第三屆的任期,在當前紛繁複雜的國內和國際局勢下,俄羅斯需要一個顯示自己的海軍強勢和與美國及西方對抗的力量的行動。根據普京的強硬風格推測,俄羅斯艦隊在世界海洋上游弋的情景將會是今後常見的現象。正如一位俄羅斯觀察家所說的:“任何一個想捍衛自己在全球利益的國家必須要有顯示力量的手段,而力量的顯示首先要靠海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