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石頭涼亭?自行車棚?還是一個露天菜場?近來,六和塔附近半山腰上的一個水泥亭子,引起了不少游客的好奇心。這個水泥亭子,其實是一個公交車站,以前杭州4路公交車的車站。看這個車站水泥的質地,應該是西湖邊最老的公交車站,如今已成了游客的納涼點。
曾經是4路公交車站
這個公交車站,就在六和塔附近,往九溪方向的一個半山腰上。
公交車站的外形,就像是一個水泥材質的涼亭,面積大概有20個平方米左右。弧形的水泥頂,下面有5根水泥柱子支橕著。除了正面是敞開式,其他三面都被半人高的圍牆擋起來了。
附近的居民說,這個公交車站,雖然早已不停公交車了。但是,市民和游客,路過這裡,可以小憩片刻,還能躲避風雨,遮擋驕陽。
車站前面的這條路,過去也叫之江路。那時候,現在之江路的位置,到錢塘江岸邊,這一片全都是灘涂,邊上還有很多種菜的田地。
一些上了年紀的老杭州說,這個公交車站,是以前4路公交車的一個站頭。再往前開一站,就是4路車的終點站九溪了。那時候,4路公交車的線路,是九溪到湖濱,住在九溪一帶的居民要去市中心,都是坐4路公交車出去的。
『退休』後捨不得拆
日前,我們找到了4路公交車車隊的副隊長泮師傅。泮副隊長說,這個公交車站,已經廢棄很久沒有用了。泮隊長在公交公司乾了近30年,這個公交車站在他上班之前,就已經再沒使用了。聽老駕駛員說,這個公交車站,起碼已有30多歲了。
泮副隊長說,現在4路公交車在之江路上那個站頭,叫浙大之江校區站。以前,這個站頭叫浙大三分部,因為那一帶以前是浙大的教師宿捨。
後來,杭州城市建設,開通了寬敞的之江路,4路公交車就不往這裡開了。但是,半山腰那條路,還是通的。早晚高峰,之江路堵得厲害,還是有不少司機繞道,往老的之江路上開。
現在,這個水泥公交車站雖然不用了,但這個水泥亭子,在六和塔旁邊的半山腰上,嵌在萬樹叢中,還蠻有味道的,所以一直捨不得拆。
見證公交站亭變遷
其實杭州的公交車站,這幾年的變化還是蠻大的。上世紀80年代早期,公交車站就是用水泥柱子搭起簡易棚,也就是如照片中的這個4路公交車站。
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杭州的公交車站就用上了不鏽鋼材料,亭子中間是鐵皮材質;從1996年開始,公交車站都換成了照明式的燈箱。
在以後的10多年裡,杭州的公交車站就越來越『潮』了。2005年、2006年兩年,杭州市區道路整治,市中心全都配上了新款的公交車站,款式風格與道路及周邊環境很搭調,就像在西湖邊,就配上了立體圓弧形、通透的燈箱款式。
近幾年,在環城北路、艮山西路、天目山路、莫乾山路和解放路上,還安裝上了配有座椅的新照明式公交車站,還在主要站點安裝了新型智能化電子站牌,會實時預告車輛位置和到達時間。
鄭功民黃軼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