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晚9點半,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7·21特大自然災害”第二場新聞發佈會。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新聞發言人潘安君,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曉鬆,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張維,房山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李江,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總工程師李自強,北京市氣象臺總工程師、首席播報員孫繼鬆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氣象臺預報暴雨沒有延誤
記者:氣象局在預報時報的暴雨,但7月21日當天實際下雨的情況遠遠超出預報的程度,這是爲什麼?
孫繼鬆:實際上,氣象臺提前24小時以上預報了暴雨情況,預計降水在21中午前後開始,一直到22日有暴雨,但最後從實際的降水量來看,全市範圍內的降水應該是大暴雨,城區、西南部是特大暴雨,應該說預報和實際的降雨差了一個量級。大家都知道,北京發生全市性的大暴雨以上的天氣過程在歷史上非常少見,北京市氣象臺在24小時前預報的是暴雨,從這個意義上講氣象臺預報沒有延誤。
官員詳解京港澳橋區積水
記者:北京這次大雨造成如此大的設施損毀,是不是意味着北京基礎設施有嚴重的問題,比如排水系統爲什麼失效,京港澳高速爲什麼造成積水20萬方,上百車輛被淹?
潘安君:包含兩個問題,一個是城市的基礎設施,一個是京港澳橋區的積水問題。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請交通委的同志做進一步的介紹。北京城是一座歷史名城,城市建設在不同的時期,不同時期城市建設有不同的標準,我們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應該說北京的城市總體標準在國內還是處於領先位置,當然我們也清醒看到和世界發達國家大城市,世界級城市還存在一些差距。應該說,這場大雨遠遠超出我們的設計標準。我們在建設世界城市的過程中,要不斷提高城市建設標準來滿足氣候不斷變化的情況。
李曉鬆:下面就京港澳橋區積水的成因的初步分析向大家做一個簡單的通報。一個是受強降水的影響,根據水務局和氣象局提供的資料,京港澳長陽段當天降雨量達到255毫米。還有一座橋下的水泵站當時由於大雨泵站完全斷電,水泵停止工作。幾乎所有城市的橋下都有排水井,都配有泵站,泵站在下雨的時候發揮積極的作用,那天由於大雨非常強烈,當晚,泵站站房被水淹沒,停止工作。
公安分局對事件的問詢情況是,橋下當時有一些積水,有一些車輛已經熄火靠邊,車主下來推車,就在這個時候突然發現側面突來大水……各部門開始搶險救災,共打撈機動車輛127輛,出境116輛,進京11輛,還撈了遇難者3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