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精神上的旗幟,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內容。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精神,大力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要求我們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主要特點,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積極探索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主要特點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爲目標,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文化。它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成和發展於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代表時代進步潮流和歷史發展要求,在多樣化的文化觀念和社會思潮中居於主導地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現實性與理想性的有機統一。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服從服務於億萬中國人民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現實需要。如果脫離這一實踐基礎與現實需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就會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失去了價值和意義。同時,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爲精神支撐,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爲基本價值取向,具有理想性。
科學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統一。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礎之上,符合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體現了人類文化發展趨勢,具有科學性。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需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自覺把握和運用文化建設的客觀規律。同時,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文化權益爲基本價值追求和評判標準,堅持文化發展爲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具有鮮明的人文性。
民族性與開放性的有機統一。一方面,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我國的歷史文化傳統、經濟發展狀況、社會制度、發展道路等高度契合,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爲廣大中國人民所認同和接受。另一方面,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注重吸收借鑑人類文明進步成果,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
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撐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源泉。作爲一種價值理念,它塑造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爲規範,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的道德基礎;作爲一種理想信念,它指明人們爲之奮鬥的理想和目標;作爲一種精神紐帶,它統一人們思想、維繫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穩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先導工程。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對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大力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着力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斷開創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高的新局面,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保障。先進文化能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一方面,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形勢和挑戰,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任務艱鉅,這在客觀上要求以與之相匹配的先進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標準、道德規範,形成團結一心、奮發向上、攻堅克難的社會氛圍;另一方面,社會結構、社會關係、社會利益格局正在經歷巨大而深刻的調整,社會意識和價值取向日益多元多樣多變,各種思想觀念相互碰撞,先進文化與落後文化、進步思想與腐朽觀念、真理與謬誤並存,這在客觀上要求以先進文化來協調複雜的社會關係、引領多樣化的社會思潮,不斷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的思想道德基礎。因此,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保障。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戰略選擇。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同時,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仍佔優勢,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實施“西化”、“分化”的戰略圖謀沒有改變,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更加複雜。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大力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使全體人民形成堅定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自覺抵禦外部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才能不斷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有效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才能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感召力、親和力,爲我國實現和平發展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併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積極探索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實踐性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鮮明特徵,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重在建設。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需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根本任務。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着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基本立場、根本性質和發展方向。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必須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爲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方面,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爲每個社會成員的行爲準則。
以人的全面發展爲根本目的。我們黨的一切奮鬥和工作都是爲了造福人民。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爲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各種文化活動、文化產品、文化作品爲載體,藉助文化的滲透力和感染力,使人們獲得精神上的充實感、崇高感和自豪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衆,感受時代脈搏,體察人心民意,積極創作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積極健康的精神文化作品,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滿足人民羣衆多層次的文化需求,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提升全社會的文明程度;堅持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人民羣衆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全體社會成員參與文化建設和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切實保障人民羣衆的文化權益。
以改革創新爲動力。文化引領時代風氣之先,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必須以改革創新爲動力,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努力破除一切不利於文化繁榮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探索有利於文化發展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爲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尊重文化自身的發展規律,根據不斷變化發展的實際情況,不斷創新文化的內容、形式和傳播載體。
以優秀人才隊伍爲支撐。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支撐。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必須着力培養造就宏大的文化人才隊伍,在全社會進一步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健全和完善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發揮才能的人才培養開發、選拔任用、激勵保障機制;爲文化人才創造寬鬆、自由的研究和工作環境,儘可能解決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爲優秀人才成長提供良好的條件;保護知識產權、制訂鼓勵創新的機制,充分調動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多出精品力作、多出文化大家名家。
(執筆:李媛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