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記者姜春媛陶葉
媒體報道,長沙公務員近日在烈日下“客串”環衛工人。負責東塘商圈人行道清掃的89名環衛工人集體歇工,1400名機關幹部職工穿上環衛“黃馬甲”、戴上志願者小紅帽,替環衛工人上崗勞動。這件事讓人聯想起不久前深圳公務員集體上街擦鞋的消息。再往前追溯,2009年安徽省蚌埠機關幹部也曾走上街頭清除小廣告。在常人眼裏,上街清掃、擦鞋等做法和公務員職能不太符合,由此引發網友關於上述行爲是否“作秀”的討論。
支持者認爲,應理性看待公務員這類活動,公務員要面對羣衆,要和羣衆打交道,形象展示是不可避免的,“秀”得時間長了,次數多了,就成了習慣,有利於改善和促進政府與社會的良性互動。
網友“暮光凌晨1點”說,“我不認爲公務員掃街就是作秀,很多東西,習慣了就成爲常態了,正所謂‘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大家都這樣做,其實就是在改變社會,做好事的‘秀’,爲人民服務的‘秀’,應該大力支持!”網友“怒江車票”說:“公務員掃大街,如果本意爲體驗環衛工人辛苦,今後能積極改善環衛工人待遇狀況,則是好事,應予肯定! ”
也有網友對此表示擔憂,這麼多公務員出來掃街,那他們的本職工作怎麼辦?網友“小狼人”說:“今天掃街,明天擦鞋,還不如把自己本職工作做好。公務員立足本職,做好工作,多考慮老百姓的利益,多爲老百姓辦事提供方便,這是真正的服務於人民。離開本職談服務,不現實。”網友“魅力人鬼情”認爲,“這類活動往往搞得轟轟烈烈,還是少組織爲妙,不如給環衛工人提高補貼來得實惠。”
公務員上街掃地、擦鞋,這類活動能否給羣衆生活帶來一些改善?網友們紛紛表示,社會需要的不是一時的“秀”,而是將這種“秀”變爲常態化的公益服務。公務員“作秀”,重要的是做出“情”,而非秀出“形”。網友“迷人的紅眼睛”說:“爲人民服務不應止於‘擦鞋’‘掃街’,還應該多下基層,體察民情,切實改變工作作風和習慣。”
網友“you are my life”認爲,對公務員“作秀”應當辯證客觀地看。“一個人做一回‘秀’不難,難的是一羣人長期‘作秀’。如果‘作秀’堅持下去了,這個世界就美好了。公益服務事業不應成爲“一錘子買賣”,應該定期進行,以社區爲單位長期開展,形成制度,體驗清潔工甘苦,發現城市鄉村清潔工作的難點,進而反思和改進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