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網訊記者
霍君 暑假裏的校園是靜謐的,院子裏沒有一個人,記者轉了幾個圈,終於在操場上見到一個穿着短褲正在疏通排水管道的清潔工。當兩手泥污的“清潔工”自我介紹,他就是這個學校的校長趙中輝時,記者着實有些驚詫。然而,從“清潔工”充滿睿智和思辨的話語中,記者不得不相信,他就是記者要找的校長趙中輝。紮根黃莊鎮貉子沽小學將近三十年的趙中輝,與全體教職員工一起悄悄改寫着學校的教學歷史:
1986
年之前的貉子沽小學,沒有考出一個大學生。
1986
年到現在,
198
名本科生、從貉子沽小學走出去,其中不乏研究生和出國留學生。
由於工作出色,趙中輝先後獲得寶坻十佳青年、天津市級新課改先進個人、市級長期堅守邊遠農村優秀教育工作者、天津市中小學師德先進個人、國家級名校長等榮譽稱號。
改變貉子沽
1986
年,從寶坻師範畢業的趙中輝,懷着滿腔紮根偏遠農村熱情,放棄了留城的名額,和未婚妻一起成了黃莊貉子沽小學的老師。報道那天,當他走進雜草叢生,連院牆都沒有的學校時,心一下子涼了半截。開始上課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四年級的學生竟然連最基本的漢字四線格都不會用,成績更是一團糟,平均只有二三十分。看着孩子們純淨而又期盼的眼神兒,趙中輝的心靈在震顫:一定要做一個好老師,改變貉子沽!心中懷着夢想的趙中輝渾身有使不完的勁,邊教學邊自學,一有空就扎進書海。向蘇霍姆林斯基學習如何開啓學生的智慧,從心理學專著汲取孩子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期,跟古代的先賢借鑑教書育人的良方。
英語課被列入小學教學大綱時,貉子沽小學沒有一個懂英文的老師,趙中輝就跟着錄音機從
ABC
開始學起,邊學邊教給學生。每天晚上,他牀前的那盞燈,總是亮到全村最後一個熄滅。
1987
年,趙中輝有了兒子,本想把兒子交給母親帶,可是母親要照顧年邁的奶奶。於是,夫妻二人就把兒子帶到學校。爲了不影響給學生上課,他們把兒子捆在牀上,防止兒子摔下來。等到下了課,再回到宿舍看兒子時,兒子早已經哭成了淚人。兒子稍大後,今天託付給孫家大嫂照顧幾天,明天又交給劉家大媽看管幾天。就這樣,孩子吃着百家飯慢慢地成長起來。
營造優美的環境
1990
年的秋天,當上校長的趙中輝,頭一件事做的就是校舍重建工作。改危房、跑資金,一個暑假都沒有回家,天天吃住在學校。那時候,老母親整整在醫院躺了一個月,全是妻子守護在病牀前。父母親有點不理解,然而,當他們看到又黑又瘦的兒子時,一句埋怨的話都說不出來了。
新校舍建好了,趙中輝又着手校園環境的改善。外表儒雅,說話斯斯文文的趙中輝骨子裏是倔強的,他要親手把貉子沽小學從過去沒人願意來的“野草荒坡”變成金窩、銀窩。他帶領師生平整操場,因地制宜,美化校園。星期天,他和師生一起騎着自行車到河北玉田的北山上撿石頭,一天往返
300
多裏地。回到學校,趙中輝累得連飯都吃不下去。一塊一塊地撿,再一塊一塊地堆砌,一座漂亮的假山就這樣“長”成了。學校的水泥花架、水泥牆磚,都是趙中輝和幾個巧手的老師親自設計的。由於長時間暴曬在陽光下,趙中輝臉上的皮膚脫了一層又一層。
現在,再走進貉子沽小學,不知道的,會以爲它是一座花園。學校大門外的北側是一片正開得熱烈奔放的木棉花,正對着門口的是一座造型別致的假山,假山後邊蓬勃着一個翠色慾流的小天地:青澀的紅果綴滿了枝頭,花兒優雅地點綴在狹長的碧葉間,鳳尾草盡情地展現着一蓬又一蓬的嬌豔。左邊兩排房子的間隙,是由爬山虎搭成的一個綠色通道。教室外邊的牆壁上開闢出來的“智慧牆”,塗滿了學生的繪畫作品。
學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凝結着趙中輝的汗水,就連掃院子、沖刷廁所這樣的事兒,都是他親自去做。很多人都心疼地勸他,花錢僱個人吧。趙中輝說,僱人一年要多花好幾千塊錢,還是把這筆錢省下來,給老師們搞課題研究用吧。
辦特色學校
爲了實施素質教育工程,辦出學校的特色,趙中輝帶領師生創辦了田徑、舞蹈、乒乓球、手工、棋類、編織、寫作、京劇以及飼養等多項活動小組。樣樣他都親自抓,並且把每位教師負責的活動課納入年終評價。乒乓球女子隊曾在全區的比賽中拿過第一名,寫作小組有多篇作品發表在《中國少年報》、《小學生作文》和《小學語文》上,舞蹈隊和京劇班的節目多次獲獎。
2011
年,京劇表演小組的節目走進了天津電視臺的少兒頻道,舞蹈《草原小駿馬》登上了天津華夏未來的大舞臺。
最具特色的,是他們學校的大課間民族舞蹈操。這個操是趙中輝夫妻結合兒童的身體特點借鑑傳統秧歌舞蹈自己創作的。那時,他們的兒子還小,晚上把孩子哄着了,批改完作業,夫妻二人把錄音機打開(怕吵醒孩子,將聲音調到最小),在不大的宿舍裏,一遍一遍地練習舞蹈節拍,然後第二天將動作再一招一式地教給學生。整整兩個月,這套自編自導的民族舞蹈操纔算大功告成。它成了貉子沽小學
20
多年來恆久不變的一道最靚麗的風景。
每當學校舉辦大型活動時,學生們就會唱起由他們的校長創作的校歌:朝霞少年。
“朝霞和我們一同起得早,晨風和我們一路去唱歌,我們是勤奮的貉小少年,珍惜每一寸寶貴時光……”
點評:一座大窪深處的小學校,一座連門窗玻璃都不全的小學校,一座多少年來沒有走出過一個大中專學生的小學校,如今變了,變成了教師安心、家長放心、學生嚮往的花園式學校。學校的變化與校長趙中輝腳踏實地的工作密不可分。三十年來,從做教師開始,他把對校園的熱愛融入到默默耕耘的汗水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春華秋實,碩果滿枝。他的付出,也贏得了黨和人民的充分認可。發展現代教育事業,需要更多這樣的教師和校長。
年度人物推薦報名方式:一、組織推薦。鎮街每月推薦參評人選,區直各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推薦,並填寫《“身邊道德·感動寶坻”推薦人選簡要事蹟填報表》,發送區文明辦郵箱。二、個人推薦。個人可自薦,也可推薦他人。①電話推薦:
4001540012
。②移動用戶手機短信推薦:編輯
TJ#
加被推薦人姓名、事蹟及推薦人姓名發送到
10657021682981
。③電子郵箱推薦:
baodiwmb@163.com
;信件推薦:通信地址(
301800
)區委宣傳部
709
室。電子郵件和信件推薦都要寫清被推薦人姓名、簡要事蹟和推薦人的聯繫方式。④網絡推薦:登陸寶天下網並註冊爲用戶(
http://www.baosky.cn/
),進入“身邊道德·感動寶坻”年度人物專題按照提示進行報名、推薦、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