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8月4日,徐東香/黃文儀在比賽中。新華社發
倫敦當地時間4日上午,中國賽艇姑娘們,終於能打破歐洲人的壟斷,廣東姑娘黃文儀和組合了不到一年的隊友徐東香,在倫敦奧運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比賽中,收獲了一枚寶貴的銀牌,這是中國賽艇隊本屆賽事所獲得的第一枚獎牌,這也是廣東賽艇人在奧運賽場上收獲的第一枚獎牌。
當時間回到37年前,『1975年的時候我纔17歲,中國賽艇隊第一次出國比賽就是到英國,一下飛機好多記者圍著我,因為對於他們來說,中國人參加歐洲人強項的賽艇比賽,簡直不可思議。』廣東省體育局副局長、第一代的廣東賽艇人高敬萍說起中國賽艇隊第一次出現在英國,還歷歷在目。但那時候到國外比賽,僅僅只是一種經歷,中國賽艇和國際水平相差太遠了。南方日報特派記者梁燕倫敦報道
現場『盡情享受這枚銀牌』
倫敦奧運會是老將徐東香的第三次奧運之旅,也是廣東妹子黃文儀第一次征戰奧運。2004年雅典奧運會,當時年僅21歲的徐東香與李倩搭檔首次征戰奧運會就闖入決賽,最終因體力不支獲得第5名,但這已經改寫了中國賽艇隊在輕量級女子雙人雙槳的歷史。2008年北京奧運會,賽前被認為是奪牌熱門的徐東香發揮不佳,再次獲得第5名。本屆賽事中,徐東香與黃文儀一路過關斬將,以連續的小組第一昂首挺進決賽。
倫敦當地時間昨天上午的決賽中,徐東香/黃文儀從第5航道出發,最終以微弱優勢領先希臘隊獲得一枚寶貴的銀牌,為賽艇隊實現了本屆奧運會獎牌零的突破。這也是中國在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項目上的歷史性突破。冠軍被東道主英國選手奪得。
在賽後接受采訪時,徐東香坦言對亞軍很滿意:『沒有遺憾,盡情享受這枚銀牌。這是黃文儀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我們這對組合不到一年,能有這樣的成績非常不錯了』。首次參加奧運會就奪得銀牌的黃文儀,也很滿意自己的表現。『謝謝搭檔對我很多很多的幫助。』
傳承廣東賽艇人和地利
高敬萍告訴記者,廣東賽艇運動開展得比較好,既有地緣優勢,也有人文優勢。
在1972年,廣東是比較早恢復船艇隊伍的,高敬萍就是1974年開始投身賽艇訓練。那時候選材不容易,大部分隊員和她一樣,都是從其它項目轉過來,或者又從水鄉漁村裡找來水性比較好的姑娘小伙子。然而就是這支七拼八湊的賽艇隊,很早就橕起了中國賽艇隊的大梁。『1975年中國賽艇隊首次到英國諾丁漢參加世錦賽,當時隊裡就有6個女隊員來自廣東。我當時纔17歲,是年齡最小的一個。』這是中國賽艇隊員的身影第一次出現在國際賽場上,引來媒體的關注,『在倫敦的希斯羅機場,我們隊就要召開新聞發布會,我是最小的選手,大家都圍著我問,因為對於他們來說,中國人能來參加賽艇比賽就是很奇怪的現象。』高敬萍說。
但那時候中國的賽艇水平處於落後水平,『哪裡有什麼名次可言,我們連英語出發口令都不會聽,看到別人開始劃纔跟著劃,國內訓練連正規的出發器都沒有。』
創新開聘外教先河
這37年間,中國賽艇的水平也隨著中國體育水平大幅提高,而在此間廣東賽艇一直都是全國最高水平的。在本屆奧運會上,除了獲得銀牌黃文儀之外,還有另一位男子輕量級的選手張國林也來自廣東,他們兩人都曾在今年的世界杯上奪冠。
由於賽艇運動在廣東開展得早,所以在全省的業餘訓練開展得非常蓬勃,訓練點多訓練也比較系統。此外,由於賽艇對隊員的身高要求比較多,廣東隊也在全國范圍中『不拘一格降人纔』。既有遍布全國的選材體統,有85%的選手是引進自各省,由於廣東的訓練條件成熟,間接已經成為了全國的賽艇人纔基地,本屆參賽的張國林就是引進自遼寧。但同樣也非常重視本地人纔培養,黃文儀就是本土的潮汕妹子,高敬萍對她的評價是:『有潮汕姑娘能吃苦的優良品質。』
另外,由於廣東靠近港澳,訓練思想比較開放,也是最早開創了這個項目聘請外教的歷史先河,從六運會開始,廣東省隊就一直聘請外教,黃文儀在廣東隊訓練的時候,就師從羅馬尼亞外教佐加,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