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晉顯剛等村民正把已被洪水浸泡松動的石頭挖出來。
蹲點地點/房山區十渡鎮
蹲點記者/董長青米艾尼
昨天早上7點剛過,前頭港村村委會主任劉秀華就帶著4個村民來到村邊的河灘上,撿起了石頭。他們要撿七八筐大石頭,還准備拉上幾筐沙子,做啥用?給村民老晉頭兒壘牆修房子——
老晉頭兒叫晉顯齊,是村裡的老壽星,今年89歲,老伴兒張佃榮90歲了,身子骨還硬朗。他家住在前頭港村地勢最低的老房子裡。
守著青山,前頭港村的民房大都是依山而建,一層一層,有高有低,錯落有致。老晉頭兒家屋後也就半米遠的地方,就是上面一層房子的地基,有2米高,壘著石頭和水泥。
『下大雨那天,我聽見屋後頭一聲悶響,還以為是打大雷呢!』當時,兒子、兒媳婦從自己家趕過來照看他們老兩口兒,晚上8點多,一家人正坐在客廳裡說話,屋後面突然『轟隆』一聲巨響。
『我趕緊讓兒子到屋後去看看,哪是打雷呀,是窗戶外面的牆垛子塌了!那些大石頭嘰裡咕嚕滾下來,把我家房後牆上砸出個2米寬的大洞。要是再多下半天雨,這些石頭都掉下來,老房子就要砸塌了。』
一家人戰戰兢兢挨到天亮,一大早兒媳婦就趕緊跑去找前頭港村村委會主任劉秀華。
『大水那天,我們幾個村乾部整夜都在忙著救游客。第二天上午剛回到村委會辦公室,老晉頭兒家就來人了,說屋後面的牆塌了。這可不是小事兒,我馬上帶了幾個村民,拎上幾桶水泥奔了他家。』劉秀華說。
到了那兒一看,原來是晉家上面李佔中家的院牆和地面被雨衝出了大裂縫,土石松動,院牆塌了,大石頭落到晉家的院兒裡。
先把李家院牆的大裂縫用水泥封上。『可還是治標不治本。』那幾天一直下雨,『就盼望著天晴了,趕緊找石材,把老晉頭兒屋後的牆修好。別讓老兩口兒成天揪心了。』
『怎麼不見老晉頭兒的兒子、兒媳婦呢?』
『你們算問著了!老晉頭兒的兒子、兒媳婦這幾天也沒閑著,都在幫著村裡救援、清淤呢,忙得顧不上自家。這老晉頭兒也沒怨言,還轟著兒子先幫別人家去。要不說呢,一聽他家修房,大伙兒都來幫忙。』
『這不,終於盼來了個晴天,大家抓點兒緊!』
直到中午11點多,大伙兒纔直起腰兒,原料備齊了。李佔中來回跑了三趟,把石料沙子從河灘上運到老晉頭兒家。
中午,簡單吃了幾口,不到2點,頂著大太陽,大家就開始忙活了。
在破損的牆頭下,瘦小的晉顯剛掄起鐵鎬在濕泥中刨著,把松動的石頭撬出來;63歲的晉顯坡把泥土和石塊鏟到草筐裡,花白的頭發滴著汗水;村民劉庭金則拖著草筐一趟趟往外拉。
和好水泥,劉秀華裝滿一桶拎過來,晉顯剛和晉顯坡便一層石頭一層水泥地修補牆上的大洞。老晉頭兒和老伴兒坐在院子裡,看著一塊塊大小相似、形狀方正的石頭結結實實地砌在老牆上,抿著嘴樂了。
這是村裡的義務建築隊,哪裡有危險戶,哪裡就能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