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從乃康是陽光義工愛心社的發起人之一,已資助多名家境貧寒卻好學上進的孩子。除了給孩子們提供學費,他在與孩子們的相處中,還總是特別細心地關注著他們的生活、學習、心境上的每一點變化,像個家長一樣,發自內心地將被資助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愛。
“定期”打出的電話
很多孩子剛到外地上學的時候,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在每年“用愛送你進學堂”活動結束後,確定了資助對象的從乃康,幫孩子交完學費,會把每個孩子具體的開學時間記在心上。估摸著孩子已經到學校一段時間了,就會主動給孩子打個電話,詢問一下是否適應當地的氣候和學校的飯菜。特別是“大一”的中秋節,是剛剛離家的孩子最容易想家的時候,從乃康也總是會在這之前給每個孩子打個電話,問問孩子過節是否回家,生活上是不是還有什麼需求。“接到從叔叔的電話,想到千裡之外的地方有人這麼發自內心地為你著想,真是會覺得特別感動和溫暖!”一位從乃康資助的孩子告訴記者。
按月寄出的生活費
除了給每個孩子提供大學學費。從乃康還會根據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從乃康資助的孩子中,有一對雙胞胎兄弟,開學後不久,從乃康借出差的機會到兄弟倆上學的城市去看望他們,見到兩個孩子後,細心地發現兄弟倆比起上次見面都瘦了,一問纔知道兩個人在學校裡捨不得在吃飯上花錢。從乃康馬上告訴兄弟倆,從當月起,每個月自己都會再給他們生活費。從此之後,每月一到日子,從乃康再忙也忘不了到郵局去給倆孩子寄錢。而之所以不進行一次性的生活費資助,從乃康表現出了真正的“家長心態”:“一次性把錢給孩子,我總擔心孩子做不好計劃,這個月吃得好,下個月吃不好,孩子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吃上面一定不能虧待。”
每年都吃的團圓飯
從乃康資助了多名孩子,幾年來也形成了一個規矩:每年春節都要把孩子們組織在一起吃一個“團圓飯”。孩子們在餐桌上總是特別開心地彼此交流,像兄弟姐妹一樣開心,訴說著自己在學校裡的各種經歷,孩子們的每一點變化和進步,都會讓從乃康高興而驕傲。而到了暑假,很多孩子都面臨暑期實踐的問題,從乃康則又會擔負起自己的“家長”責任,幫孩子們聯系實習單位,落實實踐計劃。“這些孩子已經比同齡孩子經歷了更多的人生磨難,我真心希望他們求學和以後找工作,都能更順利一些。”本報記者王赫岩實習生何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