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我們的交通生活中,電子眼設備總給人以“鐵面無私”的印象。闖了紅燈、超了速、甚至駕車時打電話,“火眼金睛”的電子眼似乎都能真實記錄,讓部分司機開車不得不加了幾分小心。那麼,國外的這些“電子警察”是如何監管交通呢?英國每個倫敦居民每天被電子眼拍300次
全球電子眼最多的國家是英國。據說每個倫敦居民,每一天都會被電子眼記錄300次。其中可能至少一半來自交通“電子眼”檢測。
上世紀90年代初期,英國就引入了電子眼的設施,英國人把監控超速和闖紅燈的電子眼都叫做安全攝像機,他們都設置在非常醒目的地方,並且配備了統一的黃色標誌,英國在道路上共安裝了6千臺測速相機,其中多數都設在城市的一級公路上,測速相機通常都安裝在高架上提醒車輛要限塑。英國人因爲有電子眼和交通管理部門交涉的衝突並不多,畢竟政策很透明,告知送單制度也很健全,但是停車罰單是投訴最多的領域。
日本不斷更新電子眼系統提供詳細路況
日本人以細節著稱,在電子眼設備管理方面,爲了更準確地提供信息和防止事故,日本正在不斷更新交通監控系統。
爲了更準確的提供信息和防止事故,日本在不斷更新交通監控系統,2009年在東京就啓動了一個新的監控系統,對首都高速公路一個大型環狀隧道進行監控,隧道內有400臺攝像頭實現了無死角監控。提供了這個系統以後,爲司機提供的信息更加精確了,因爲以前信息板上只顯示前方有故障車,現在會顯示在前方多少米,在哪一個車道上有故障車。
日本的馬路上有各種各樣監控設備,比如車輛感應器、交通管制系統的攝像頭,路面水量顯示器,超聲波式積雪深度顯示器等等,這些監控設備採集到的信息都會被傳送到交通管制中心進行處理,最後通過道路上各種信息裝置提供給司機,也爲解決交通糾紛和犯罪調查提供了證據,對於這些監控系統的維護和修理很多是採用投標的方式委託給民間的企業。
美國用電子眼處罰違章民衆不買賬
在美國,交通“電子眼”安裝數量不多,但質量不錯。這些電子監控除了有可以照全景的模式,還可以自動調焦,照到在視野當中移動着的物體,可以在短時間內比較好的瞭解監控所在範圍內周圍是否安全。
現在最新型的電子眼更多地在紐約、華盛頓等城市發揮作用,可以看清正在駕駛車輛的駕駛員的面孔,並自動從信息庫中搜出這人是誰、來自那個國家以及其相關資料。
不過,美國各地的交通“電子眼”的設置,往往是行動慢、安裝遲、數量少。因爲試圖通過安裝“電子眼”達到處罰交通違章的做法,美國民衆不買賬。
美國政府今年首次引進了英國式監測超速行駛的電子眼,運用到全國的交通系統中,不過卻在衆人的反對中敗下陣來。曾有媒體報道,亞利桑那州的交警們在全州76臺電子眼的幫助下開出了70萬張的罰單,上億美元的罰金。還有在康尼狄格州一些城市率先安裝了交通電子眼,一個月就收取了交通違章罰單280萬美元。一些行政交通執法的處理罰款成了地方財政的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部分州的居民就大鬧情緒,爲了讓電子眼下架,嘗試了很多辦法,也直接影響到了電子眼提供商的利益。據中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