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劉敬
長夏漫漫,酷暑難消,刀爾登的歷史文化隨筆集《舊山河》(中信出版社)便成了我祛熱降溫的妙藥良方。雖說時光漠漠,席卷一切,但歷史的煙塵從來都沒有真正地風流雲散過。因為,今天的一切,亦將很快成為歷史。山河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從不按常規出牌的刀爾登先生顛倒看歷史,刁鑽論古人,幽默犀利中甚至不無刻薄,卻又讓人讀得痛快淋漓,有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般的爽利酣暢與逍遙無拘。
羅丹說,這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理,史海浩瀚,壯闊無涯,泅渡漫游者雖亦眾矣,但,能不誤入學史研史之『死胡同』,陷溺於死記硬背、人雲亦雲的刻板陋俗,或汲汲於毫無價值的細枝末節,若劉瑜在書之《序》中所言的,『能鑽進浩渺的史料,又從裡面鑽出來,用反思的眼光去看待歷史的波濤洶湧』者,除刀爾登外,怕是寥寥可數。刀爾登也因此耀目文壇,美譽加身,諸如『海內中文論壇,纔氣第一』,『中國雜文,魯迅、王小波之後,幸好還有刀爾登』等等。盡管不無炒作之嫌,但從近兩年其先後出版的《中國好人》、《七日談》、《不必讀書目》等著作來看,亦算是不負盛名吧。
《舊山河》中,刀爾登一如既往,以另類的視角和理性的筆觸,重寫歷史中的各色人物及其軼事,可以說,與當下流行的戲說新編之類嘩眾取寵、奪人眼球的『玩弄』歷史者,委實有著天壤之別。刀爾登的『刁』在於文章的選題和入筆的角度,在於他對史實史料的豐富掌握與信手拈來,尤其是能以史觀今,挖掘出歷史人物與事件背後潛存的普遍意義,見人之所未見,從而引領讀者去思考去感悟,泱泱中華幾千年的文明積淀給歷史、給國運,乃至當今社會各行各業帶來的巨大影響。刀爾登行文從容,不疾不徐,收放有度卻又一針見血。譬如,談及人的立場:『經常,知識越少的人,越是融通,而有些學富一兩車、七八車的人,接觸的新知越多,性子越是乖戾。』直至得出『價值觀越到核心,越不被事實撼動,這一點千古不易』的結論,而在《數典忘祖》一文中,他則劈首指出:『多數時候,人不是按照事實改變看法,而是相反,按照看法選擇事實。』然後,巧借旁引,抽絲剝繭,據史實得今論,令人嘖嘆刮目並凝神自省。
我無法猜度刀爾登的寫作狀態,亦無從知曉他的生活原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歷史面前,刀爾登是真誠的,也是執著的,同樣由方塊字的『面粉』和揉酵蒸(烘焙)出的『大饃』或『面包』,或惟他,能讓書蟲們品嚼出異樣的不絕如縷的清香,那是純正的原汁原味的『麥香』吧。
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