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暑期檔古裝神話劇都很雷,專家稱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
重慶晨報訊(記者周文潔見習記者姜雅娟)濟公一開口就是『親,淡定』;鍾馗兄弟出行有時空穿梭機負責接送……這些情節你是否覺得很穿越?沒錯,這些情節就來自暑期熱播的《活佛濟公3》和《鍾馗傳說》。在古裝劇中說著現代網絡流行語,談著人妖不分的戀愛……這些現象讓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王志敏看不下去,昨日他接受重慶晨報記者采訪時直言,『不能以創新自由作為雷劇的幌子,長此下去,會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
劇情越雷收視卻越高
把經典武俠故事、民間傳說搬上暑期熒屏,本是一件好事,但穿越、惡搞等情節加多了,卻讓觀眾覺得很雷。例如最近在江蘇衛視熱播的《活佛濟公3》中,胭脂失去了記憶,准備嫁給一位姓李的公子,結果濟公居然要搶親;而在湖南衛視播出的《鍾馗傳說》中,花魁在青樓居然跳起了鋼管舞,天宮裡還開起了演唱會,太上老君會蹦迪,觀音愛跳舞,鍾馗三兄弟出行坐的居然是時空穿梭機……
除了劇情,古裝劇裡的語言也很潮。《活佛濟公3》中,方丈說『你們hold住點』,濟公張口就是『親,淡定』;而在《鍾馗傳說》裡,鍾馗居然還會說一口流利英文:『See you later』。
這些暑期雷劇,雖然飽受觀眾質疑,但卻佔據著各衛視收視排行榜的前列。《鍾馗傳說》、《活佛濟公3》等古裝神話劇收視居高不下,另外如《軒轅劍》首播也獲得了近1.8%的收視率。
擔心對青少年危害大
『現在正值暑假,年輕觀眾就是保證這些雷劇收視高的主要人群,可恰恰對年輕人群的危害也最大。』昨日,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王志敏對重慶晨報記者直言,他對當下熒屏狀況十分擔懮,『成年人可能還要好一些,能分辨得清虛幻和現實,可年輕人恰好缺乏這種分辨能力,本來古代和現代的不同正是年輕人需要認真學習的地方,讓電視劇這樣一惡搞,很容易讓年輕人模糊各種是非界限。』
《鍾馗傳說》導演羅燦日前有『為了傳達娛樂劇概念,所以要有創新要有突破』的言論。對此王志敏並不認同,『這不是創新,這恰恰是沒有創新能力的體現。認真創作難,而沒有底線不尊重規則,創作出來的多是沒有營養的文藝作品,如同快餐食品,多食對人類無益。』
復旦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博士羅顯勇則認為,雷劇風行不能全怪編劇,『編劇處於兩難地位。即使不想寫雷劇,但投資方施壓,市場影響,也沒有辦法。』
羅顯勇還認為是大眾的口味催生了雷劇橫行,『惡搞和無厘頭滿足了市場的娛樂功能,但這種娛樂是一種低級趣味。』
應健全完善評估體系
對於各種雷劇的熱播,知名編劇張永琛稱,這種急功近利創作、快進快出的方式肯定對電視劇發展不利,『編劇水平不高可以彌補,但如果總體審美情趣不高,對文藝作品沒有要求,那是最可怕的。』
王志敏則表達了對前景的擔懮,『處理這種問題,比較難一些。現行電視劇的評估體系讓這種雷劇有可乘之機。我們有政治標准和質量標准,在藝術標准方面卻不夠完善。雷劇以創作自由、娛樂大眾為幌子,泛濫於熒屏。能否扭轉這種現象,建立健全玩善的評估體系是關鍵。』
對此,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教師龔艷建議從培養大眾藝術口味著手,『雷劇一旦失去市場就無法存活。可以在大學裡開設不分專業的藝術公共課,提高青少年藝術鑒賞能力,從源頭打擊低級趣味。』龔艷介紹,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就開設了電影教育公共課,用以提高民眾藝術欣賞水准,『培養大眾的口味,這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解決的,我們要有信心和耐心。』
《鍾馗傳說》不僅劇情雷人,服裝也很雷人。
陳浩民扮演的濟公很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