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張東陽
9日凌晨4點多,在鄭州市東風路與中州大道立交橋下忙碌的環衛工蘇五銀和老伴朱青芝,被『天上掉下的餡餅』砸到了!一位開車經過的陌生男子,突然停車走過來塞給他500元錢,說他們太辛苦,讓補貼補貼生活,卻不肯透露姓名和電話。蘇五銀不願意花陌生人的錢,表示對方有這份體諒、關心環衛工的心意就好,希望能找到這位好心人,當面道謝。(8月10日《大河報》)
每天凌晨3點多起床,4點開始風雨無阻上路打掃兩公裡快速乾道,無論是60歲的蘇五銀還是57歲的朱青芝,其中的辛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但還是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盡管不能詳盡地感受到環衛工們的艱辛,但他們卻在默默地關注、關心著他們。上述陌生人突然塞給蘇五銀夫婦倆的500元錢,就是感激、感恩和真切關心的體現。
的確,500元錢對蘇五銀老兩口來說確實是個大數字,因為這相當於撿1萬個飲料瓶(每個五分),要彎腰低頭1萬次。更何況,盡管老兩口住在立交橋下,沒水沒電,生活很艱苦。但他們舉債供養的兩個孩子都從大學畢業並已參加工作了,他們之所以如此辛苦乾活並且省吃儉用,主要是希望幫孩子們減輕些負擔……如此辛勞一輩子至今卻仍想為孩子減輕負擔的老兩口,確實讓人敬仰。而他們不肯輕易接受陌生人的錢,更體現了可貴的質朴、誠實、善良情懷。
更值得感動的是陌生人對環衛工匿名送錢的行為。送錢的原因是環衛工『太辛苦』,因此送錢給他們『讓補貼補貼生活』,這種來自對普通人尤其是辛勞的環衛工人的體恤,讓人看到了那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陌生人那種博大的愛和善良的心。不嫌棄『地位卑微』的環衛工人,而是對他們默默無聞的辛勞付出牢記在心,並且將對他們的感恩付諸實際行動,在某些人『金錢至上』、『唯利是圖』,甚至挖空心思,不惜違法違規、喪失道德去『撈錢』的社會現實下,這樣的一顆高尚的心,是何等令人心存溫暖啊!
可喜的是,類似的人們,現在越來越多。拿環衛工蘇五銀來說,他和老伴在鄭州當環衛工5年來,他們也通過身邊的點點滴滴,感受著這個城市裡的人對環衛工的尊重和關心。比如夏天經常有人經過時給他們水喝,男女老少都有,都是沒打開瓶蓋的,還有冰紅茶之類的,還有人說「你們辛苦了」,「謝謝」之類的話』……
顯然,無論是物質上的饋贈,還是精神上的關注,都令這些環衛工們覺得心裡特別暖,更令這樣的時刻成為『髒了一個,潔淨一城』的環衛工與市民之間默契、和諧的溫暖時刻。更激發了環衛工們獻身於工作崗位,為城市潔淨默默奉獻的動力。
『陌生人向環衛工塞錢』,看似是很小的一件事,但是,如果人和人能夠如此默契,如此相互體恤體諒,相互關照,那該是多美多和諧的社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