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倫敦奧運會第13日,盡管中國依靠陳若琳奪得了夏季奧運會歷史上的第200枚金牌,但美國在田徑、足球、拳擊和水球項目上單日狂攬5金,單日超出中國4枚,總金牌數以39枚反超中國2枚,重新來到了金牌榜的榜首。由於最後兩天中國奪金點不多,美國重回金牌霸主之位幾成定局。
連失預算內金牌
中國軍團奏凱步伐放緩
自從劉翔在男子110米欄預賽中因傷摔倒、退出比賽,中國軍團就失去了一個最引人注目的奪金點。『翔飛人』舉世矚目的一摔,也似乎推倒了中國軍團的多米諾骨牌,連續兩日,中國軍團迭遭『滑鐵盧』——女排、女籃、女子沙排相繼告負;以難度和穩定系上『雙保險』的男子3米跳板金牌意外地被俄羅斯選手掠走;世錦賽三冠王、被寄予厚望的中國女拳手任燦燦,未能在女子51公斤級決賽中獲得奧運史上的首枚女子拳擊金牌;兩屆世錦賽冠軍侯玉琢,也在跆拳道女子57公斤級決賽中憾得銀牌。
連續失去四枚『預算內』的金牌,但卻沒有『預算外』的金牌進賬,此前中國軍團高歌猛進的步伐頓時放緩。本屆奧運賽事還剩兩天,中國的3個奪金點集中在鄒市明的男子拳擊49公斤級決賽、中國跳水隊在北京奧運會上唯一失金的男子單人跳臺跳水、女子20公裡競走。在跆拳道和摔跤賽場,中國也只能是全力爭取獎牌。因此,中國在本屆奧運會上的最終金牌數將在39枚左右。
而美國還有望在居霸主地位的田徑比賽中收獲2金左右。同時,繼在女足決賽中收獲本屆奧運會第一枚大球項目金牌後,美國女排、女籃均已進入決賽,並成為奪冠熱門;被譽為『夢十隊』的美國男籃,衛冕應該沒有懸念。在其他項目上,美國還有望獲得1?2枚金牌,因此,美國在本屆奧運會上的金牌總數有望達到44枚左右,超越中國重回金牌榜榜首之位。
東道主優勢漸顯
英國後程掀起奪金狂潮
昨天凌晨,打開倫敦奧運金牌榜,英國以24枚金牌高居第三。考慮到俄羅斯目前差10枚以上金牌,英國人很可能在本屆奧運會上佔得金牌榜第三,取得歷史性突破。前4個比賽日,英國人一金未得,第五個比賽日也只贏得兩金。但近幾個比賽日,英國隊狂拿金牌,一舉奠定基礎。探究其因,『英國金庫』爆發,外加東道主優勢,是主要原因。
英國媒體曾經嘲諷中國代表團,認為中國人依靠的是非主流項目奪金。而事實上在本屆奧運會上,為英國猛增金牌的,也不是田徑、游泳等主流項目,而是賽艇和自行車。
緩解東道主『金牌焦慮癥』的,是賽艇。在整個倫敦奧運的賽艇項目上,英國一共收獲了4枚金牌,成為賽艇項目贏得金牌數最多的國家。另一個為英國猛增金牌的,是自行車場地賽。在倫敦奧運會上,英國人總共拿到場地賽10枚金牌中的7枚。這還不算在自行車公路賽上贏得的一枚金牌。
賽艇和自行車兩個項目加起來,英國人共獲得12枚金牌,佔目前金牌總數的一半。
當然,主場作戰的氣勢,及東道主『全民動員』的心理優勢,也幫助英國隊奪金。比較典型的例子是男子網球。奧運會前的溫網決賽,在同樣的球場,費德勒戰勝了穆雷;奧運會上,後者卻強勢擊破了費德勒的『金滿貫』之夢。
美國金牌榜超中國
美媒預測能在倫敦笑到最後
倫敦奧運會第13比賽日,美國再次超越中國,重返金牌榜榜首。美國民眾和運動員都沸騰了,美國主流媒體如久旱盼甘霖一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舊金山紀事報》等眾多媒體都毫不吝惜版面地報道了這個令他們激動的時刻。
『在已經進行了7天的田徑比賽中,美國再一次趾高氣揚起來。我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一枚又一枚的金牌收入囊中。我們在比拼高度、距離和時間的比賽中不曾迷失。』《波士頓環球報》如此高度評價了美國運動員在田徑賽場上的表現。
《華盛頓郵報》的報道引用了女子200米冠軍菲利克斯賽後接受采訪時頌揚美國隊實力的話稱,『要讓全世界見識我們在田徑上的強大。』
在田徑賽場上美國接連獲得金牌,這讓美國媒體對坐穩倫敦奧運會金牌榜第一的位置有了極強的信心。
《華爾街日報》稱,『美國今天獲得了5枚金牌,是繼昨天之後的又一次「奪金潮」』,而中國已漸式微,只獲得1枚金牌。可以預見到,美國將在剩下的3日內繼續獲得金牌,並且將擴大與中國的差距。
在倫敦奧運會賽程僅剩3天的時候,美國再次實現了金牌榜上的反超。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這是一個轉折點,而『衝擊波』已遠遠超過了體育范疇。
《金融時報》稱,如果中國能夠在沒有主場優勢的情況下依舊戰勝美國,那麼世界格局將發生改變。但至少在目前來看,這樣的情況在倫敦還不會發生。
《印度斯坦時報》對中美在奧運會上的角力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文章指出,中國運動員將主要精力集中在一些獎牌較多的項目,而在這些項目上美國不具有明顯優勢。而中美唯一的大面積交鋒發生在泳池中。
金牌明星『錢途』堪懮?
在奧運賽場內,人們猜測著哪位運動員能夠摘取更多的金牌;而在賽場外,人們議論著到底誰是超級吸金王。奧運賽場上叱吒風雲的冠軍,跟體壇富豪的差距遠不止一丁半點。
美國《福布斯》雜志7月公布的倫敦奧運會運動員收入榜中,網球明星費德勒以年收入5430萬美元排名第一;籃球明星勒布朗·詹姆斯與科比·布萊恩特分別以5340萬美元和5300萬美元佔據二、三位;女子網球選手莎拉波娃以2700萬美元位列第五位,都比博爾特的年收入高得多。而放眼全球體壇,博爾特與菲爾普斯,這一對奧運賽場上的絕對統治者,『錢途』並不美好。在《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年收入最高的100位運動員』榜單中,博爾特僅排名第63位,而菲爾普斯更是連榜單都沒進去。
《福布斯》的收入統計數據包括沒有扣除稅收和經紀人費用的薪酬、紅利、獎金、出場費以及運動員在12個月內的代言和贊助收入。收入最高的100人榜單中,橄欖球運動員佔得30個席位,棒球運動員22名,籃球運動員13名;足球明星貝克漢姆雖然已經遠離了世界足壇的中心,但人氣仍然遠超眾多小字輩,列第35位,在世界足壇中獨領風騷;C羅與梅西分別排在第43和62位。從數據中不難看出,這些體育富豪們幾乎都來自美國橄欖球、棒球、籃球聯盟以及高爾夫、網球、F1等全球最職業化、也是最商業化的體育賽事。
看來,田徑和游泳的商業化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央視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