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經濟:場館拆卸循環用
體育館是本屆倫敦奧運會的亮點,幾個場館的全部設計都遵循了環保、可循環利用的原則。
『倫敦碗』是本次奧運會的主場館,可容納8萬觀眾,最底部是2.5萬個座椅和田徑場。外圍架設有一個可拆卸的輕質鐵架作為看臺,並配備了5.5萬個可拆除座椅,這些在奧運會結束後就會被拆除,『倫敦碗』會變成一個小型足球場。負責『倫敦碗』的設計公司被要求必須讓這個可以容納8萬觀眾的巨型建築在賽事結束後能夠迅速地拆卸,再利用;負責地面清理和循環利用的阿特金斯公司也被要求循環利用率要達到90%。
與『倫敦碗』的設計類似,奧運游泳館『海浪』也采用了可拆卸的設計,它原本只有2500個座位,設計師後來為它增添了一對『翅膀』,使座位增加到1.75萬個。奧運會後,『翅膀』會被移除,原有的3個泳道改為5個,『海浪』則會成為公共游泳池。奧運自行車賽場館的1.2萬個座位中,也有6000個臨時座位將會在奧運會後拆除。
(董碩)
最精確:計時設備零誤差
高手雲集的奧運賽場上可謂『毫秒必爭』。運用更精准的儀器,減小測量誤差能為比賽判決減少許多麻煩。倫敦奧運會賽場使用了許多先進體育裝備。在田徑場中,倫敦奧運會改進了發令槍。這種全新的發令槍采用了起跑發令脈衝技術,在槍響後將出現兩種變化。首先,發令槍連著的導線會經過一系列的科技裝置將聲音同時傳輸到每位比賽選手起跑器的揚聲器上,這確保了每位運動員能夠在同一時間清晰地聽到槍聲;與此同時,槍身發出閃光,並向計時器發出脈衝,計時器馬上開始工作。如果在2秒鍾內再次聽到槍響,則說明有人搶跑。並且,為了方便觀眾觀看比賽,本屆比賽的某些場館的公共廣播系統也能及時播放出槍響的聲音。
田徑場上的另外一個重要的革新就是運動員們的起跑器。其寬度從80毫米減至50毫米,踏板高度從120毫米提高到160毫米。以往的起跑器是通過測量運動來決定是否搶跑,本屆比賽的起跑器通過測量起跑器後踏板受力的方式計算出起跑的時間。如果發令槍響後,選手離開起跑器的時間少於l/10秒,便被視為搶跑。
在游泳場館中,一種全新的量子計時器和量子水上運動計時器最大程度保證了比賽結果的公平。與以往的設備相比,量子計時器的誤差能精確到千萬分之一秒。對於以百分之一確定成績的游泳比賽,以如此精准的計時器作為依據,保證了比賽的公正。
(李理)
最逼真:3D直播饗觀眾
得益於倫敦奧運會推出的3D轉播技術,『置身場外』的觀眾仍然能感受比賽現場的激情。這是奧運歷史上首次嘗試對體育比賽進行3D轉播,標志著奧運邁入了3D時代。這次3D轉播的所有設備都由日本松下公司提供,包括英國廣播公司、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在內的14家電視機構對本屆奧運會進行3D轉播。我國的中央電視臺制作了多項3D賽事內容在『3D試驗頻道』播出,其中包括一些重點奪金項目的直播和部分賽事集錦。
以前的體育賽事也曾嘗試過3D轉播,如2010年法國網球公開賽和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賽,但是這只是單一運動項目的轉播,相對難度和規模都比較小。而本屆奧運會首次把3D轉播覆蓋到多個運動項目,這對於轉播工作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本屆奧運會3D轉播的內容包括本屆奧運會的開幕式、閉幕式以及26個運動大項中的12個,其中包括田徑、游泳、體操、藝術體操、自行車、足球、籃球、蹦床等項目。每天的3D轉播時間超過10個小時,總時長達242個小時。
本屆奧運會首次使用的3D轉播技術不僅豐富了觀眾的視聽感受,給觀眾帶來立體化的體驗;而且掀開了大規模采用3D技術轉播國際體育賽事的先河,其規模之大前所未有。這意味著倫敦奧運會在轉播上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徐麗莉)
最公平:減浪泳池助發揮
游泳項目賽事一直以來是人們關注的重點,這裡既是游泳運動員們一決高下的賽場,也是眾多科技利器大展拳腳的舞臺。但有時對科技因素的倚重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比賽的公平性,本屆奧運會倫敦奧組委就采取了多項措施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明令禁止使用類似鯊魚皮這種有提高運動員成績作用的用品。
另外,倫敦奧運會的游泳池也加入了一些科技因素,使水浪對運動員成績的影響降到最小。在游泳比賽中,運動員前進激起的水浪會形成反作用的阻力,靠近泳池壁兩側的邊道便成為這種阻力的『重災區』。對於游泳運動員來說,如果被排在邊道比賽就是抽到了『下下簽』。據英國工程技術學會首席執行官范納傑介紹:倫敦奧運會游泳館在建造過程中,采用了一種名為『波浪停止』的技術,這種技術可以有效減少波浪對運動員的影響,確保不管是游泳池兩邊還是中間泳道的選手,所感受到的波浪衝擊影響基本相同,從而使他們的能力正常發揮。
倫敦奧運會游泳比賽還采用了一種新奇的燈光式成績顯示系統,名為『燈光秀』。這一系統在泳池末端觸摸板附近的起跳臺上安裝電燈,比賽結束時燈亮起,一個大光點代表第一名,兩個中光點代表第二名,三個小光點代表第三名。『燈光秀』主要為現場觀眾准備,可以讓他們不用看記分牌就能對比賽結果了然於胸。
(董碩)
最貼心:無影照明亮全場
燈光的陰影不免會給人們帶來困擾,尤其是比賽現場。在觀看比賽時,總有部分區域的觀眾因光照陰影的影響而觀賽不便。體育場館的設計者們一直在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排解這一困擾。倫敦奧運會比賽場館的相關技術人員,創造性地應用一套智能化無影照明系統,有效地解決了上述問題。
倫敦奧運場館首次采用的智能化無影照明系統,利用電腦對場館的燈光進行科學計算,然後合理布置光源的位置和類型,並大量采用無眩光的LED燈具,既滿足了場館照明需求,讓影子無處藏身,又避免了不必要的光線污染。這樣,坐在各個區域的觀眾都能享受到同等的光照待遇,盡情欣賞選手們精彩的表現。
(李理)
最新奇:踩踏地磚發電足
奧林匹克公園和倫敦市斯特拉福德城市購物中心間的街道上有20塊與眾不同的地磚,這些地磚其實是一套電力系統——帕維跟腳步發電系統,又名『發光地磚』,由24歲的英國發明家勞倫斯發明。之所以叫『發光地磚』是因為行人踩踏地磚時,地磚中間的LED燈會自動發光,而這只消耗了其能量的5%,剩下的95%的電量將直接傳送到用電系統,以供城市供電系統低耗能的應用,最長儲存時間達3天。這些地磚的制作材料100%都來自回收的廢舊汽車輪胎,這也提昇了其環保價值。
這一新興的發電系統蘊藏著極大的潛力。據英國媒體報道,平均一個腳步能產生7瓦電力,這樣進行推算,奧運會期間已經鋪好的地磚一年內可以將4000萬行人的踩踏轉化為幾百千瓦時的電力,足以供應購物中心外部一半的照明系統。而奧林匹克公園鋪設的12塊『發光地磚』預計將承受120多萬次踩踏,足以讓一輛小型電動汽車圍繞奧林匹克運動場行駛397圈。
這套電力系統的發明者勞倫斯說:『實驗室數據顯示,每次踩踏帶來的能量可以讓LED燈閃爍30次,如果斯特拉福德城市購物中心第一年的客流量可以達到300萬人次,那麼這些腳步帶來的電能足以滿足商城一半的日常電力需求。而人平均一生會走1500萬步,這其中隱藏的巨大潛力難以估量。』
(徐麗莉)
最智能:小垃圾桶大作用
在倫敦市街頭和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可以看到這樣的一款垃圾桶,它外殼十分堅固,兩側配置有液晶顯示屏,能滾動播出熱點新聞、天氣預報、股市行情以及與奧運會相關的各種資訊。這款與眾不同的垃圾桶是倫敦專門為2012年奧運會推出的一款『會說話』的智能垃圾桶,在本次奧運會中承擔著多重『任務』。除了可以提供訊息外,它還可以為附近的手機用戶提供無線網絡信號,發揮無線網絡基站的功能。而它的自動報警功能則讓英國警察和情報部門都為之『叫好』,因為這意味著倫敦奧運會的社會治安和反恐等任務有了進一步的保障。這款智能垃圾桶的清理工作也很有特色,如果垃圾桶裝滿,它會自動向衛生清理部門發送信息,接到信息的清潔人員就會及時處理。上述所有智能化功能的實現都離不開電力的支持,那麼電力的來源成了其發揮作用的『源泉』。其實,它所需要的電力資源都由其頂部的太陽能電池板提供。由此可見,從設計到使用,整個垃圾桶環保價值非常高,這也正契合了倫敦奧運會綠色、環保、可持續的理念。
據了解,這款智能垃圾桶每個單價約1880美元,奧運會前夕,倫敦市已經有25個智能垃圾桶投入使用,共耗費47000美元。奧運會期間又添置了75個垃圾桶,用來滿足大量客流的需要。預計不久的將來,這款智能垃圾桶將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其『靚影』也將遍布世界各地,尤其是一些國際化都市的金融區。
(徐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