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記者嶽冠文實習生楊婧璜)道路修補,不要開挖,原路面材料可100%循環利用,並且修復一處路病只需半小時。隨着近日湖南英達通衢道路再生工程有限公司的成立,今後這樣“兩型”道路養護將越來越平常。高速公路里程的飛速增長,與之而來的是養護事業巨大的壓力,數據顯示,5年來,湖南公路養護總投入達到94.4億元,是“十五”期間的2.5倍。及時引入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提升養護效率與質量,減少養護工作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及碳排放,是公路養護髮展方向之一。
近年來,就地熱再生技術先後在北京長安街、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場館道路、京滬高速公路等道路整治工程中得到成功實踐。在路面養護作業中,能夠實現原路面材料100%利用,施工期間不封路、不堵車,路面施工質量和效率是傳統工藝的3倍。跟以往道路施工現場銑刨機“咔”“咔”響、渣土車頻繁進出的景象不同,施工現場既沒有渣土車,也沒有灰塵和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