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猜,陳若琳一點也沒有做好當一名像師姐伏明霞或郭晶晶那樣的巨星的準備,沒有想好怎麼應付記者的提問;我猜她還沒學會煙燻妝,沒有學會穿晚禮服;我猜她還不懂什麼叫鏡頭感,面對現場採訪的電視鏡頭,她既不知道什麼叫怯場,也不懂怎樣才能“端住”,一派不諳世事的懵懂清純,清湯掛麪,質樸天成。
我猜,陳若琳肯定也還來得及像自己的師姐伏明霞和郭晶晶那樣,背後有一個龐大而專業的策劃和炒作團隊,教她如何面對鏡頭如何舉手投足,如何顧盼生輝,如何顰笑留情,風情萬種甚至十萬種。
我猜,陳若琳更沒有準備好成爲一名中國奧運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符號式人物:昨天晚上她在倫敦奧運會上奪得的女子10米臺跳水金牌,正好是中國參加夏季奧運會以來獲得的整整第200枚金牌。
8年前,中國隊的第100枚夏季奧運會金牌落在張怡寧身上時,人們感嘆這樣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金牌由天下無雙的國球中大姐大獲得,既衆望所歸,也是天意使然。而今天,由跳水夢之隊新的當家花旦陳若琳站到歷史的又一個路標式的節點上,也是一種冥冥之中的天數。用唯物主義的眼光來淡化宿命因素的話,我們可以認爲陳若琳恰好在一個正確的時間站在了一個正確的地方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
從許海峯1984年在洛杉磯實現中國奧運金牌零的突破,到張怡寧2004年在北京奧運會上奪得第100個奧運冠軍,中國體育用了整整24年,而突破第二個百金大關,中國代表團僅僅只用了兩個奧運週期——8年。
與氣場逼人星範兒十足的伏明霞和郭晶晶相比,陳若琳給人的感覺:這個夢之隊的成員更純粹、更利落,更像一個運動員,而不像一個處處精雕細琢過於刻意的明星,這其實是我們願意看到的,讓運動員更像運動員,讓體育更像體育,讓女孩更像女孩。
不滿20歲的陳若琳的確還是個孩子,由於有郭晶晶,由於有吳敏霞,她的成長也是那麼不聲不響,總共四枚奧運金牌在手的輝煌戰績好像也是在不知不覺中取得的,實際上這個成績已經追平了郭晶晶和吳敏霞創造的紀錄,如果能夠堅持到2016年,那麼她就必將創造一段屬於她自己的傳奇。低調的姑娘唯一的高調大概只有那句可能會很快流行的賽後宣言:“只要我想,沒有不可能。”
(漢字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