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居民們正在曬被子。陳諾攝
本報實習生陳諾
抬眼瞅了瞅窗外,正是艷陽當空,家住豐臺和義南苑北裡2區9號樓的李阿姨,抱起一床被褥就下了樓。正午的太陽晃得她瞇上眼四處望,幾步外,3個簇新的晾被架立在空地。她稍稍踮腳就將被褥掛上了晾衣繩,再攤開,『曬透了沒潮氣,晚上睡覺,噴兒香!』
昨日中午11時45分,小區內的晾被架已經滿滿地掛著居民的床單和被褥。這樣的晾被架,在南苑北裡總共有72個。兩根『T』字形的立柱,中間加上兩根5米長的晾衣繩,鋼筋材質的晾衣繩外層,還裹著防生鏽的綠色塑料。所有的晾被架都設立在兩棟居民樓間的公共綠地邊緣或樓房前的甬道外邊緣,一點不礙事兒。
南苑北裡是個老舊小區,每家每戶的陽臺都不大。以前街坊鄰裡想要曬被子,只能將它們拿到戶外,自己在樹木、防盜網或者電線杆間拉起晾衣繩。可就是這些自己拉的晾衣繩,讓老鄰居間起了矛盾,成了小區的大麻煩。
今年,本市開展了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其中增加便民服務設施也包括在內。今年7月5日,豐臺區和義街道在南苑北裡率先試點架設晾被架。小區的居民從此有了專門的晾衣曬被區。
和義街道辦事處主任趙新介紹,除了南苑北裡以外,和義東裡小區目前也安裝了50個晾被架。明年,和義西裡小區也將架設晾被架。除晾衣專區外,綠化帶整修、道路改造等工程也已被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