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英國自行車隊在倫敦的賽場上席捲金牌,讓人們又一次見識到了什麼才叫做真正的自行車王國。其實,剛剛抵達倫敦時,記者就曾驚訝於身邊一輛輛呼嘯而過的自行車。不但這裏的自行車異常普及,而且基本上都是那種比賽用的跑車,騎自行車的人也都像是參加比賽的選手一樣,打扮得非常職業——每個人頭上都戴着一個頭盔,背上一個束得很緊的運動包,在正常衣服外往往還套着一件熒光服,確保在道路上的行車安全。
前幾天在滑鐵盧地鐵站附近,記者就遇到了一位每天都騎車出門的“OL”麗薩。她的工作地點就在滑鐵盧,但每天從7英里之外的家裏趕來,也就是每天騎行14英里,不包括其他的臨時騎車路線。“我很喜歡騎自行車,自己在廣闊的天地之間,有陽光和微風,很舒服”,麗薩說如果在汽車裏就不可能有這種感受了。“倫敦地鐵那麼擁擠,又很悶,我從來不坐”,她爲了讓記者相信還特意強調了一下,“從來不坐!”說話間下起了雨,麗薩很自然地拿出被壓縮成很小的雨衣,“我隨時帶着雨衣,下雨時穿上雨衣戴上帽子,也不妨礙騎車。”
其實,過去倫敦並不是一個真正的自行車城市,直到一年前,喜歡出風頭的倫敦市長鮑里斯提出了鼓勵市民騎車出行的點子,並親自示範上演了一場騎車穿越倫敦的好戲,才引起了公衆對於自行車的興趣。
“一年之前,在路上完全看不到這麼多自行車,這與市長號召有關,更關鍵的是,購買自行車是免稅的。”同樣也在市長鮑里斯的鼓勵之下,倫敦街頭還多了很多刷卡租車點,如今在倫敦中心區域,走15分鐘就有一個淡藍色標誌的自行車點。但對於自行車愛好者不太好的是,倫敦狹窄的街道連來來往往的汽車都僅能擦肩而過,哪還有地方劃出專用的自行車道,除了有些路口會標明“自行車請注意”之類的標識之外,這些騎自行車的人只能在馬路上和汽車搶道,其中的安全隱患不言自明。前不久,一輛即將駛入奧林匹克公園的媒體大巴就撞上了一位騎自行車的人,結果後者慘遭不幸,至今也沒有個說法(也難怪他們每一個騎自行車的人都戴着頭盔,不是爲了耍帥,真是爲了保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