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訓練場上摳細節 實戰場上見真功
東方晨光初現,在寧河縣板橋鎮的蘆臺——中國國防教育基地的訓練場上,嘹亮的口號已經傳遍了田野,集結在此的公安寧河分局民警,精神抖擻,信心百倍,以飽滿的熱情參加封閉集訓。
多年來,寧河分局緊密結合公安工作特點,堅持每週必訓、每月必考、每季必測,考訓結合的方法,特別是2004年公安部開展大練兵活動以來,分局按照“全警參與、重在基層、立足崗位、注重實效”和“貼近實戰、急用先學、急需先練、立竿見影”的原則和要求,規範集訓科目,苦練基本功,在市局組織的警務技能、公安業務知識、計算機應用技能抽考、公安部大練兵考覈評估和公安部首屆警務實戰教官比武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談起參加封閉集訓的感受,刑偵支隊民警劉傑民說:“我的感觸非常深刻,刑偵的抓捕任務多,以前在戰術的應用上缺乏章法,導致效率不高。現在我們有抓捕任務,就按平時訓練的戰術來做,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證了自己的安全。”
正如劉傑民所說,在封閉集訓中,寧河分局針對不同警種,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開展了有針對性的訓練。同時,該分局將輪訓輪值、戰訓合一,小班化、常態化,堅持每年對一線民警進行15天的封閉式訓練。通過堅持不懈的早操訓練和封閉式訓練,民警的體能技能有了明顯提高,在市局連續四年抽考和公安部考覈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
爲確保封閉集訓效果,寧河分局黨委提出了“靠制度管訓、靠獎懲促訓、靠典型帶訓“的練兵思路。他們根據公安部大練兵基本理論試題、警務技能戰術和體能達標標準,結合分局實際,認真研究制定了《大練兵考覈評估實施方案》,從考覈內容、考覈方式、考覈評定標準、獎懲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並按照公安部“三個必訓”的要求,推出了“每天必學、每週必訓、每月必考”的練兵機制。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寧河分局全體民警參與到封閉集訓當中。在練習擒拿格鬥時,每名民警都拿出真本事,全身心投入,踢、打、閃、躲,每一個動作大家都做得一絲不苟。爲此,許多民警的身上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
反恐技能訓練對於許多民警都是一個全新領域,教官們從理論到實踐,手把手地傳授。參與封閉訓練的民警也都十分認真地練習,精度射擊、刺殺戰術、圍捕恐怖分子等貼近實戰的科目。爲了更好地掌握這些技能,許多民警在休息時間還相互交流。通過刻苦的練習,大部分民警都熟練地掌握了反恐技能。
此外,爲了增強民警的自覺性,寧河分局還改革了2003年開始實施的抽考制度,每月從全局按照警號隨機抽出40人,當場開卷,當場收卷。而且,該考試與獎勵、等級化考評、年終考覈、職務晉升等掛鉤。考試獲得前三名的,具有優先記功的資格,在確定非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晉升時具有優先權。
一系列制度的實行,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分局520名民警中,到目前爲止,基本理論參訓的民警100%達到合格標準,基本技能參訓的45歲以下的民警96.5%達到合格標準,基本體能參訓的民警94.5%達到合格標準。
寧河分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明海說:“通過封閉集訓,隊伍的精神面貌和辦案質量都有了明顯提高,羣衆的意見也少了。同時,這些又促進了民警練兵的自覺性,效果十分顯著。”
改變傳統學習方式 向信息技術要成績
隨着社會不斷髮展,信息技術對社會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公安機關如何在現階段利用信息技術提升民警的政治素質和法律素養是公安隊伍建設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對此,寧河分局黨委高度重視,緊貼公安工作實際,走信息化之路,向科學技術要戰鬥力、要警力,不斷加大對各類公安信息化應用平臺的研發和開發力度,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大力支持,並將此項內容列入年度財政預算,隨着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提高。2009年,寧河分局投資50餘萬元,建設了多媒體網絡教室,並安裝了500點位B/S架構的網絡學習和考試平臺,將市局和分局要求學習、考覈的內容全部錄入該系統,強化民警信息化應用能力訓練,實現了“網上學習、網上作業、網上考試、網上閱卷”功能。
考覈系統使用數字證書登錄,系統將自動讀取練習者的身份信息,並錄入服務器中方便查閱。系統也完美實現B/S架構下上機操作試題的遠程考試,除了單選、多選、判斷、填空、問答等傳統題型外,還支持豐富的上機操作試題類型並實現自動評分。同時,還集成了課件發佈、網上學習功能,可以發佈和管理各種格式的課件,實現網上自主學習。
目前,寧河分局在線學習考試系統的知識點包括:政治理論、法律知識、業務知識、計算機應用操作、警務技能教學、心理常識和教學課件等。
自學習考試系統平臺建立以來,全分局所有民警都通過這個平臺進行學習和考試。很多民警受益匪淺,尤其是邊遠的派出所,由於距分局路途較遠,以往組織學習考試需駕車趕往分局,造成了時間和警力的浪費。自網絡考覈系統建成後,既節省了經費,又緩解了工學矛盾。
近兩年來,分局民警通過平臺學習,使自身綜合素質得到了大幅提升,2010年、2011年,在市局政治理論學習考試中,寧河分局連續兩年排名第一。2009年、2010年,寧河分局在市局組織的公安業務知識抽考和計算機應用操作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硬件有保障 教官技能高
自開展大練兵活動以來,寧河分局就面臨着訓練場地簡陋和訓練器械短缺等問題,爲了保證大練兵活動正常開展,在縣委、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寧河分局與蘆臺一中達成警學共建協議,本着資源共享的原則,將寧河縣學生素質教育培訓中心作爲分局永久性教育訓練基地,懸掛公安寧河分局教育訓練基地銅牌。訓練基地佔地1600畝,現有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訓練場、實彈射擊場、電氣化教學室、文體活動室、單元式宿舍、餐廳等設施應有盡有。另外,分局還專門撥款購置了警棍、手銬、仿真槍、墊子等器材,爲民警正規化訓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爲解決警力不足、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該局因地制宜,一方面採取“請進來”的方式,從武警中隊和寧河消防大隊聘請10名軍事教練;一方面充分挖掘內部潛力,從各單位、各部門抽選18名民警骨幹進行業務理論和實戰技能培訓,增強教官隊伍實力。通過嚴格培訓,一批民警骨幹在大練兵活動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分局還印製了三種練兵教材供大家學習參考,由於各項保證工作準備充分,確保了分局大練兵活動按公安部達標要求有效實施。集訓期間,嚴格按照上級公安機關確定的訓練科目和標準,認真制定詳細的訓練計劃,循序漸進地開展基本技能戰術的訓練;每個科目都由分局教官逐一示範,讓參訓民警認真體驗和掌握動作要領,反覆訓練,逐步達標。
寧河分局後保科副科長賈鴻傑說:“在分局黨委的大力支持下,不僅訓練設施和教官隊伍有了保障,而且我們還能保障全分局每年人均的訓練經費達到1000元。人力、物力、財力都有了保障,訓練有了動力,大家的勁頭更足了,封閉訓練自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天津政法報 宋尤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