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制圖:張冠軍
-名詞解釋
◎『按袋計量』:試點小區的居民每天可以領到2個垃圾袋,分別為廚餘垃圾袋和其他垃圾袋。如果市民投放的垃圾量過大,一個月使用垃圾袋超出基准數,就要自己掏錢買專用垃圾袋。
◎『專袋投放』:廚餘垃圾(濕垃圾)瀝水後使用專用廚餘垃圾袋盛裝,袋子由政府免費派發,每天1個,每袋容量為7昇,其他垃圾(乾垃圾)使用普通垃圾袋盛裝;居民再將家中分類過的垃圾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收容器內。
◎『垃圾不落地』:即樓層、街巷不設收集容器,居民定時定點投放,直收直運。
垃圾分類又有新進展!昨日,廣州市城管委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垃圾處理投入資金和試點步驟。廣州市城管委總工程師鮑倫軍透露,市財政至少要投入4億元作為垃圾專項處理經費,『垃圾不落地』、廚餘垃圾『專袋投放』、『按袋計量』3個項目的試點於9月全面進入實操階段。
●南方日報記者黃少宏
實習生蒲美辰
通訊員成廣偉
1
焦點
專項經費至少達4億
『分類收運體系建設的資金即將到位,366臺分類收運車將在年底前到位!』鮑倫軍透露,在日前的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廣州市城管委和廣州市財政局聯合提出了關於垃圾處理專項經費安排的計劃,該計劃已獲通過。據介紹,其中涉及3方面的資金,至少達4億元:
一是,垃圾分類器具、分類轉運車輛和分類壓縮站改造,約需1個多億,全部由市財政提供。
二是,對今年全面啟動垃圾分類工作的131條街道,提供1.06億元的補貼,按照每條街道160萬元測算。鮑倫軍解釋說,這筆補貼的撥付將以區為單位,160萬元的補貼是以市、區各出一半來計算,即各出80萬元,市財政則根據這一比例撥付到各區,如越秀區有22條街道,可獲得市財政1760萬元,越秀區拿到財政撥款之後,根據街道大小再作分配,『這部分資金將很快到位』。
三是,終端處理設施建設前期經費和環保領導小組下設的固體廢棄物處理辦公室專項經費,約為2億元。
『垃圾分類包括垃圾桶和垃圾袋這方面的經費,由區財政承擔。』鮑倫軍進一步介紹,年底根據各區實際支出情況和各區財政收入情況,市裡將做一定補貼,前段投放的經費以區財政為主。
在生態補償方面,鮑倫軍透露,這方面的經費也已經落實。據介紹,生態補償方面,其他區將垃圾運到不在本區的市屬終端處理廠(如興豐填埋場、李坑焚燒廠),每噸垃圾要交75元生態補償費,這項工作按規定從5月1日已經開始實行。
另外則是經費包乾,即階梯式經費計量管理。這方面是將垃圾處理費與階梯式計量相結合。最後方案尚未對外公布,但征求意見部分與內部協調工作已完成。
2
焦點
垃圾分類試點四步走
據介紹,當前各項試點工作正在按照計劃推進,其中,『直收直運』、『按袋計量』、『專袋投放』等3個試點項目涉及到居民家庭、物業服務企業、社區居委和生活垃圾收運作業單位,全部按照『四步走』的順序開展相關工作。
第一是籌備准備階段,這項工作於7月份已基本完成。
第二是宣傳發動階段,8月份,通過派發指引資料、入戶宣傳,對居民住戶進行垃圾分類宣傳,這部分工作正在進行之中。
第三是實操階段,從9月起,試點各個環節的工作全面啟動。其中,『按袋計量』試點小區共有17個,將采取日檢查、月公布、季獎勵的方式,把居民投放准確度以及垃圾減量與積分掛鉤,以實物或現金形式給予獎勵。居民投放的其他垃圾袋數量低於規定數量(1個/天)時,給予相應獎勵,具體獎勵辦法各試點單位自行制定,市財政將安排專項獎勵經費。
第四是評估階段,上述試點開展1年後進行。據介紹,在明年的6月底前,市城管委將形成3個試點項目評估報告報市政府作為決策依據。
鮑倫軍表示,在實操階段,考慮到政策執行的效果和可操作性,市城管委給垃圾不落地及專袋投放試點的處罰設立了緩衝期,『垃圾不落地』試點的緩衝期為3個月,『專袋投放』試點的緩衝期是1個月,在此期間內,對居民家庭不按規定分類投放廚餘垃圾的行為以勸導為主,暫不作處罰。
緩衝期為何長短不一?鮑倫軍解釋說,這和試點的難度有關,在沒有物管公司的老居民區,實施分類難度最大,這些也是『垃圾不落地』的試點,緩衝期為3個月;在有物業公司的高檔小區,實施相對容易,緩衝期就短一些。至於緩衝期過後是否立即開罰,以及『按袋計量』試點為什麼沒有設置緩衝期等問題,鮑倫軍並沒有明確表態,但他指出,處罰只是手段,目的在於促進分類和減量。
3
焦點
『垃圾不落地』增至5街道
備受市民關注的『垃圾不落地』試點有了新進展。據悉,該試點的基本步驟是:居民家庭將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後,可回收物『能賣拿去賣』,有害垃圾『有害單獨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實行每日定時投放。中午和晚上固定兩個時段,或根據社區實際情況設置固定時間,其他時間不投放。
鮑倫軍強調,由於試點社區內實行垃圾不落地,將不會設置垃圾桶,在垃圾定時投放時間,社區的流動垃圾分類收集車穿行社區內,居民將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用專用垃圾袋裝好後,投放到流動垃圾分類收集車內。
據悉,這項試點工作去年已經在南華西街德和新社區開展,目前擴大了試點范圍,包括海珠區南華西街、荔灣區衝口街、天河區五山街、黃埔區黃埔街和南沙區龍穴街5條街道。
另外,為鼓勵市民將『乾』、『濕』垃圾分開,試點階段將實施廚餘垃圾『免費投放』政策,並免費派發廚餘垃圾袋。廚餘垃圾袋統一制作,由社區、物業編號登記後,按每個家庭每天1個標准免費配發。據介紹,市城管委還計劃由全市統一招投標購買可降解的廚餘垃圾袋,『統一招投標後,總量相應上昇,生產成本將可以降低。